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5 一分钟》必背知识点归纳 .pdf
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15—分钟》必背知识点归
纳
一、课文内容详解
《一分钟》这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展开,讲述了小朋友元元因为睡
了一分钟,最终迟到了二十分钟的经历。故事简单却富有深意,让我们一起走进元元
的这“一分钟”。
一)起因:多睡一分钟
课文开篇写道:“丁零零,闹钟响了。元元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心想:再睡一
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这短短的几句话,生动地描绘出元元慵懒、贪睡
的模样。从“打了个哈欠”“翻了个身”这些动作描写,我们仿佛能看到元元睡眼惺怆的
样子。而他心里想的“再睡一分钟吧,就一分钟,不会迟到的”,则直接体现出元元一
开始对时间的不重视,觉得睡这一分钟没什么大不了。这一分钟,就是整个故事的
导火索,引发了后面一系列的事情。
二)经过:一系列的耽误
1.红灯等待:元元背着书包上学去,“走到十字路口,他看见前面是绿灯,刚想走
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里“刚想走过去,红
灯亮了”,让元元错失了及时通过路口的机会。他的叹气以及所说的“要是早一分钟就
好了”,表明他已经开始意识到这睡的一分钟带来了一些麻烦,时间在他等待红灯的
过程中悄然流逝。
2.错过公交:好不容易等过了红灯,元元继续前行,“他向停在车站的公共汽车跑
去,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睥从“跑
去”这个动作可以看出元元此时很着急,他急切地想要赶上公共汽车。然而,“车子开
了”再次让他失望。又一次的叹气和相同的感慨“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让我们感受
到元元内心的懊悔在不断加深,而时间也在他追赶汽车的过程中又溜走了一部分。
3.步行上学:公共汽车开走后,元元只能无奈地选择步行去学校,“他等啊等,一
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等啊等”“一直不见”形象地描绘出元
元等待公共汽车时的焦急与无奈。在这漫长的等待中,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元元最
终不得不放弃等待,选择步行。这个过程中,时间持续流逝,元元离迟到也越来越近。
三)结果:迟到二十分钟
“等元元走到学校,已经上课了。元元红着脸,低着头,坐到了自己的座位上。李
老师看了看手表,说:’元元,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元元红着脸、低着头的样子,
表现出他内心的羞愧和后悔。而老师的话“今天你迟到了二十分钟”,则明确地告诉我
们,元元因为睡的这一分钟,付出了迟到二十分钟的代价。这强烈的反差,让我们
深刻地认识到一分钟虽然短暂,但有时却能产生重大的影响。
二生字词积累
一)会认字
1.钟(zhOng):可组词“钟表”“时钟”“闹钟”等。它是左右结构,左边是“车”字旁,
表示与金属有关,因为以前的钟表是金属制作的。右边的“中”表示读音。
2.元(yu旬1):常见组词有“元旦”“元首”“美元”等。元字是独体字,在文中指主
人公“元元”。它还有开始、第一等含义,比如“元年”。
3.迟(ch。:翘舌音,可组“迟到”“迟缓”“延迟”。半包围结构,部首是“L”,表
示和行走有关,说明因为一些原因导致行走的速度慢或者到得晚,就像元元因为睡
一分钟而上学迟到。
4.洗(xi):左右结构,三点水旁,与水有关。常见词“洗手”“清洗”“洗衣服”。在
文中“洗了脸,吃了早点”,描述元元早上的活动。
5.背(bei):音字,在本文中读“bW,如“背着书包”。还有读音“b位”,如“背
包袱七上下结构,上面是“北七下面是“月”,月字旁在汉字中与身体部位有关,这
里表示人的背部,“背”这个动作就是用背部承载物品。
6.刚(gang):左右结构,立刀旁。组词“刚才”“刚刚”“刚强”。在文中“刚想走过
去,红灯亮了”,“刚”表示时间上的恰好、正好。立刀旁的字大与刀或切割有关,
“刚”字有坚硬、坚强的含义,可引申为表示事情发生在不久之前。
7.共(gong):可组“一共”“共同总共上下结构,部首是“八”。“共”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