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模拟卷.doc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5小题,共50分〕
1.对联系的含义理解正确的选项是()
A.是指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B.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C.是指事物和事物内部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
D.是指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以下说法中与右边漫画所反映的哲学道理相同的是()
事倍功半
B.乌鸦叫丧,喜鹊报喜
C.我思故我在,我在故我思
D.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
3.在创立卫生城市活动中,某小区居民全员参与,共建文
明小区。居民举止与社区文明的关系表达的哲学原理是
A.局部与整体同等重要,不可分割B.局部影响整体
C.局部与整体相互转化D.局部依赖整体
一个男人在社会中可能扮演父亲、儿子、学生、
教师、管理者、被管理者等不同角色。这种现
象从哲学上反映了()
C.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D.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5.历史学家通常认为,在审视复杂历史问题时不能轻率地下结论。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
=1\*GB3①不同的认识主体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总是不同的
=2\*GB3②真理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而是在开展中不断超越自身
=3\*GB3③复杂历史问题本质的暴露和展现必然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4\*GB3④人们对复杂历史问题的认识受所处社会实践水平的限制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②④
6.从“开展才是硬道理”到“科学开展观”的提出,从“让一局部人先富起来”到“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关注社会公平”,党的十七大对开展观、公平观的认识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说明
A.真理会随着时间地点的变化而不断改变
B.任何真理都是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不同,真理不止一个D.真理与谬误的界限是相对的
7.改革开放以来,实践上的每一次创造,理论上的每一次突破,事业上的每一次进步,无不证明着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之所以能够成为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因为
A.真理是人们对事物及其开展规律的正确认识
B.认识对象不能“自言其明”,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C.实践能够把主观与客观联系起来加以比拟和对照
D.认识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8.有人把11月11日叫做“光棍节”,但也有很多人认为“1111”是桔祥、幸运的象征,会让许愿成真。很多准妈妈都想在这一天生宝宝。上述现象()
①是唯心主义观点的表达②是主观臆造的虚假联系
③说明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着客观联系④说明联系具有普遍性、多样性
A.①②B.①③C.②④ D.③④
9.“30年前,父母亲朋对远行者的叮咛是“一定要写信来”;上世纪90年代,离别的嘱托变成“常打”;如今,书信、、短信、电邮、MSN、QQ中总有一款适合离者抒发别情,道声平安。通讯方式的变迁启示我们要坚持()
A.绝对运动和相对静止的统一B.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C.用开展的观点看问题D.在实践中追求真理和开展真理
10.变化就是开展,这种观点的错误在于不理解()
A.运动与变化都是事物存在的根本状态B.开展是前进的、上升的变化
C.一切变化都是量的累积D.事物的开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11.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变化与开展的内在关系是()
A.联系构成事物的变化,变化的实质就是开展B.事物的相互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和开展
C.事物之间的联系是事物变化开展的根本动力
D.开展是事物变化的趋势,事物的变化决定了事物的开展
12.郑板桥有诗句:“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明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郑板桥诗句的寓意是()
①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②开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彻底否认旧事物③旧事物不符合开展的规律④新事物的成长要靠人们的热情扶持
A.①④B.②④C.③④ D.②③
13.“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该名言表达了()
A.世界是物质的B.任何事物之间都是有联系的
C.事物开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D.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14.茅台酒的酿造工艺可以概括为“两次投料、七次取酒、八次发酵、九次蒸馏”,茅台酒的生产周期始于每年的重阳,止于第二年重阳,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而且还要窖存5年。这个酿造工艺说明
①有了量变就会有质变②量变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