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卷.doc

发布:2017-10-07约1.28万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2-2013学年度淮海中学高二政治第一次月考卷 考试范围:生活与哲学;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张猛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分 评卷人 得分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辩证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对哲学基本问题的回答是一样的 ②物质和精神是并行不悖的属于错误的二元论思想 ③凡唯心主义者都不承认世界的可知性 ④唯心主义不等于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不等于辩证法 ⑤唯物主义产生于诚实,唯心主义产生于欺骗⑥可知论是一切唯物主义的共同点 ⑦世界统一于存在”不是唯物主义的观点 A、②④⑥⑦ B、①②③⑤ C、②③④⑥ D、①③⑤⑦ 2.所谓“关系”是事物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状态。甲认为:“天法地,地法人,人法道,道法自然”。乙认为:“人是架钟表,心脏是发条,神经是游丝,骨骼是齿轮,人的思维过程只不过是对命题、观念进行加减”。丙认为:世界的发展是“绝对精神”中自我运动。以上观点分别属于(  ) C.辩证法 形而上学 唯心主义 D.唯心主义 唯物主义 辩证法 3.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就在于它坚持了(? ) A.实践的观点 B.革命的观点 C.阶级的观点 D.历史的观点 4.2012年11月15日即11月的第三个星期四是第十一个“世界哲学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哲学日”的发起人说:哲学就是要让人认识自己,回到并守护自己的精神家园。这表明(  ) A.哲学源于社会生活 B.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C.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D.哲学作为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体,只让人在精神上得到满足 ①马克思主义哲学不仅科学地说明世界,更强调革命地改造世界 ②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性的生成点和基本保证 ③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革命性的生成点和基本要求 ④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有机统一的基础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6.恩格斯曾说:“庸人把唯物主义理解为贪吃、酗酒、娱乐、肉欲、虚荣、爱财、吝啬、贪婪、牟利、投机,简言之,即他本人暗中迷恋的一切龌龊行为;而把唯心主义理解为对美德、普遍的人类爱的信仰。”恩格斯所说的这种观点( ) A.正确,它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B.正确,它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 C.错误,它没有看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根本对立的 D.错误,它没有弄清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引发海啸,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加上之前的智利、海地及中国汶川大地震,地震的频繁发生让民众产生恐慌情绪。有关专家指出:“地球一直处于‘震动’状态,‘震动’是地球的常态。”从现有研究水平来看,根据已有的历史地震资料进行中长期的地震预报是完全可能的。上述材料蕴涵的哲理是(  ) 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A. B. C. D. 8.党的十八大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从“四位一体”扩展为“五位一体”,从哲学角度说明( ) ②认识都是理论与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 ③认识到的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④人类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A.①③ B.①②④ C. ①④ D.①②③④ 9.《孙子兵法》曰;“水因地而制流,兵因敌而制胜。故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而取胜者,谓之神。”从哲学的观点看,这段话表明( ) ①事物变化无常,人的认识能力无限 ②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是辨证统一的 ③事物发展的不同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④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都是客观的,认识了前者就认识了后者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10.从哲学上看,漫画《打肿脸的胖子》给我们的唯物论启示是( ) 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B.坚持客观与主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C.物质决定意识 D.意识对人们改造客观世界具有促进作用 11.唐朝诗人贺知章在《回乡偶书》这首诗中写道,“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这告诉我们的哲学道理是(  ) B. 任何事物都是相对运动和绝对静止的统一 C. 我们在看到事物绝对运动的同时,也不能否认相对静止的存在 D. 离开物质谈运动和离开运动谈物质都是错误的 12.古人云:“竭泽而渔,非不得鱼,明年无鱼;焚林而畋,非不收兽,明年无兽。”上述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