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JH0342125-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课程教学大纲.doc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教学大纲
课程属性简介
课程编码:
ZJH0342125
课程中文名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
课程英文名称:
Principleof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
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教育
课程性质:
专业基础核心课程
总学时/学分:
40学时/2.5学分
讲课学时/学分:
24学时
实验学时/学分:
0学时
课内实践/学分:
16学时
开课单位:
林学院
适用专业:
(开设学期)
城乡规划(第5学期)
适用对象:
本科一、二、三本学生
预修课程:
制图基础、素描与色彩、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设计初步与模型制作、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与构造、观赏树木识别与配置
主撰人:
闫晓云
主审人:
闫晓云
制定时间:2013.9.20
二、课程教学目标及任务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是城乡规划专业的专业基础核心课程,以素描与色彩、制图基础、景观手绘表现技法、设计初步与模型制作、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与构造、观赏树木识别与配置等课程为基础并综合应用,研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方法与程序,是综合性课程。
课程教学目标是构建集科学、艺术、技术于一体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基本理论体系,通过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进行风景园林景观设计的素质与能力。
课程教学的基本任务是掌握本课程基本理论体系的实质和要点,通过实地观察、案例分析研讨、课程设计及快题设计,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和巩固,增强基本规划设计技能。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安排
(一)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表
章节教学内容
理论讲授学时
实践教学学时
学时安排
1.绪论
2
2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6
6
3.风景园林发展简史
2
2
4.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方法与程序
8
8
5.各类园林环境规划设计概述
6
6
学生经典案例研讨
4
4
课程设计
8
8
快题设计
4
4
总计
24
16
40
(二)教学内容及要求
1.绪论(授课学时:2学时)
(1)主要内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涵义、发展历程及趋势、园林规划设计的工作范围;风景园林规划相关法规、规范与标准;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学习方法。
(2)基本要求:
①理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涵义,了解其发展历程及趋势;
②了解风景园林的性质、内容、工作范围和学习方法,了解风景园林相关规范、标注、法规等。
(3)重点难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涵义、发展趋势,课程的性质、内容、工作范围和学习方法。
2.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基础理论(授课学时:6学时)
(1)主要内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人的心理行为关系,风景园林中的文化要素,风景园林形式美艺术法则和环境生态要素。
(2)基本要求:
①理解景观视觉原理,理解景观感受中的视点、视距与视域,理解体会景观的空间感知;
②理解人类心理行为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理解人类行为的基本方式及时空活动特征,理解现代景观中的人类行为。
③理解中、外风景园林中的文化要素表现特征及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
④理解掌握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掌握风景园林形式美的基本法则,掌握实现多样统一的多种途径,如形式、材料、线条、局部与整体等方面的多样统一。理解掌握对比与协调的含义及运用方法及景观感受,理解掌握风景园林构图中,韵律与节奏的含义及运用方法。比例与尺度的含义与意义,理解体会不同的比例与尺度给人的景观感受。均衡与稳定的含义与意义,理解体会均衡与稳定在风景园林中的具体运用方法。
⑤理解掌握环境中各生态要素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及其与风景园林环境的相互影响。
⑥理解掌握生态园林的涵义及一般规划设计方法,理解可持续性景观设计的技术与实际应用方法。
(3)重点难点:景观视觉原理、景观的空间感知,人类心理行为与景观规划设计的关系,中外风景园林中文化要素的表现特征及在现代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运用,形式美的基本构成要素及园林形式美的基本法则,各生态要素对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影响,生态园林的涵义及一般规划设计方法。
3.风景园林发展简史(授课学时:2学时)
(1)主要内容:中外风景园林的发展简史,中外园林艺术特点及设计方法。
(2)基本要求:
①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概况,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
②理解掌握留园、网师园、拙政园、颐和园等经典园林案例,体会其园林布局、山系与水系、空间序列、园林建筑、植物等设计方法和艺术特点。
③了解外国园林的发展概况及特点。理解意大利台地园、法国古典主义园林、英国自然风致园的园林艺术特点和设计方法。
④理解掌握意大利三大庄园、法国凡尔赛宫苑等经典园林案例,体会其园林布局、空间序列、地形与水景处理、植物等设计方法和艺术特点。
(3)重点难点:建立一定的园林审美能力和鉴赏能力,通过经典案例分析,理解、体会中外经典园林作品的园林艺术特点和设计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