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ZT0341030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城规)课程教学大纲.doc
PAGE
3-
《BZT0341030风景园林规划设计》教学大纲
一、实习(实训)属性简介
课程编码:
BZT0341030
课程中文名称: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
课程英文名称:
Landscapeplanninganddesign
实践类别:
课程设计
实习方式:
集中
总学分:
3学分
总学时:
48学时
天数:
实习时间安排:
第6学期
开课单位:
林学院
适用专业:
城乡规划
适用对象:
本科一、二、三本学生
预修课程:
制图基础、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原理、形态构成、计算机辅助规划设计、景观设计手绘表现技法
主撰人:
杨永志
主审人:
闫晓云
审定时间:
2014.6.18
二、实习(实训)目的与要求
本课程的实训着重于综合性公园的规划设计。
1.实训目的:
(1)进一步使学生熟悉、掌握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的一些现代设计手法,训练学生的设计思维和现代设计理念的形成,丰富其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阅历,提高设计水平。
(2)使学生能够将现代科学技术—计算机辅助设计运用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之中,通过对风景园林景观的计算机辅助设计训练,提高其设计成果的图面表达效果。
(3)通过有效的场地设计工作,使学生能够更好的处理城市、场地、建筑的秩序关系。
2.实训要求:
(1)学生除充分利用实训(设计)课堂教学时间外,还应利用部分课余时间来更好的完成各实训(设计)项目的任务目标。
(2)以设计图纸作为实训成果。
三、实习(实训)质量标准及要求
1.教学方法及教学组织
(1)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启发式原则,注重学生动手能力训练;
(2)具体实训过程中,根据实训地点的实际情况,时间分配合理,实训中突出学生能力的培养。选取不同的实训地点,完成实训任务。实训期间教师巡回指导认真负责,及时纠正学生实训中出现的错误,规范实际操作技能。
(3)教学时间安排:
?布置设计任务,并要求学生对设计条件进行分析,对设计目标进行定位,查阅相关资料,确定设计路线,开始进入草图设计阶段,确立设计的整体轮廓,完成设计的初步构想并开始构图,完成设计的初步总平面后由任课教师进行初评。
?总平图定稿后,开始完成其他课程规定图件内容,完成全部设计内容后进行学生讲图和教师评图,并进行班级各组之间的设计方案讨论。
2.教学效果
(1)达到预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完成教学任务。
(2)学生积极主动,热情进取,一般都能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独立完成实训任务。
(3)无任何设备和人身事故发生。
3.实践教学场地、设备与器材
本课程实训选择的实训教学场地主要设在专用绘图室和计算机房。
四、实习(实训)内容及要求
1.实习(实训)题目: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
2.实习(实训)内容:
综合性公园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居民文化生活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综合性公园一般面积较大,内容丰富,牵涉面广,问题复杂,属于市一级管理。
综合性公园规划设计首先要进行总体规划,然后再进行分项以及重点景区的设计。总体规划的意义在于通过全面考虑,总体协调,使公园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得到合理的安排,综合平衡;使各部分之间构成有机的联系,妥善处理好公园与全市绿地系统之间,局部与整体的关系,满足环境保护、文化娱乐、体育游憩、园林艺术等各方面的功能要求,合理安排近期与远期的关系,以便保证公园的建设工作按计划顺利进行。
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包括:出入口位置的确定;分区规划;地形的利用等改造;建筑、广场及园路布局;植物种植规划;制定建园程序及造价估算等。总体规划所包含的这些任务并不是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之间总体协调,全面考虑,相互影响,多样统一。
通过上述内容系统性的规划设计,可以使学生把所学过的专业知识全面的应用于方案之中,对学生的综合性专业知识得到强化与锻炼,使学生的设计水平得到提高。
3.实习(实训)成果要求:
(1)区位及现状分析图
(2)总平面图(比例1:1000手绘)
(3)功能分区图(比例1:1000)
(4)竖向设计图(比例1:1000)
(5)种植设计图(比例1:1000)
(6)交通系统分析图(比例1:1000)
(7)重点区域平面图(2张比例1:100—1:500)
(8)重点区域效果图(4张)
(9)重点区域典型剖面图(2张比例自定)
(10)设计说明书
(所有图纸排在1张A0图幅的图纸上,表现方式不限,交图只交A3打印图纸和电子文件)
五、课程考核与成绩评定
1.考核方式:设计
2.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出勤)占10%,课程设计(包括草图阶段40%,正图阶段50%)占90%。
六、推荐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1.教材:
[1]唐学山,李雄,曹礼昆.园林设计.北京:中国林业出报社,2011.01
[2]王浩.园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