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docx
第10课时《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2)》(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授课内容
授课时数
授课班级
授课人数
授课地点
授课时间
设计思路
嘿,亲爱的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数学的世界,探索方程的奥秘!??我们将结合课本,深入浅出地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练习(2)》。我会用生动有趣的方式,让数学变得简单易懂,让你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开启这场数学之旅吧!??
核心素养目标
1.数学抽象: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方程模型。
2.数学建模:能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建立数学模型。
3.逻辑推理: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学会通过方程验证和解题过程。
4.数学运算:熟练运用运算技能,解决方程中的计算问题。
5.应用意识:增强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进入五年级下册,同学们已经对数学有了初步的认识,对于方程这一概念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在知识层面上,学生们能够理解基本的方程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方程求解。然而,由于年龄和经验的原因,部分学生在面对复杂实际问题时,可能会在建立方程模型和解题策略上遇到困难。
从学生层次来看,班级内学生的数学基础参差不齐。有的同学能够迅速把握方程的核心概念,有的则可能在理解数量关系和方程的对应关系上显得吃力。在能力方面,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正在逐步提升,但仍有待加强。特别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学生们往往缺乏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的能力。
在素质方面,同学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意识逐渐增强,但部分学生可能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导致学习效率不高。行为习惯上,学生们普遍能够保持良好的课堂纪律,但在课堂参与度和积极性上,仍有提升空间。
这些学情特点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以下影响:首先,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教学,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跟上课程进度;其次,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他们主动探究,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和抽象思维能力;最后,通过实际问题解决,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白板、多媒体教学电脑、电子书包
-课程平台:学校数学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方程相关的教学视频、互动练习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计算器、课堂练习纸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
-首先,我会用一幅有趣的图片或者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展示一张公园里滑梯的照片,并提问:“如果滑梯的高度是3米,宽度是2米,那么它的面积是多少?”
-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回顾面积的计算方法,并自然过渡到今天的新课内容——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用时:5分钟
2.新课讲授
详细内容:
-第一条:我会通过一个简单的例子,如“小明有5个苹果,妈妈又给他买了3个,现在一共有多少个苹果?”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基本结构,并解释方程的意义。
-第二条:接着,我会展示几个不同类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自己列方程,然后一起讨论并纠正错误,加深对列方程步骤的理解。
-第三条: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列方程的技巧,我会介绍一些常见的方程类型和解决策略,如“和差问题”和“倍数问题”,并通过实例进行讲解。
3.实践活动
详细内容:
-第一条:我会给学生发放一些练习题,要求他们独立完成,并在完成过程中遇到困难时,鼓励他们运用刚刚学到的知识尝试解决。
-第二条: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会组织一个小游戏,让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需要合作解决一个复杂的实际问题。
-第三条:在游戏结束后,我会邀请各小组分享他们的解题过程和结果,并引导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
4.学生小组讨论
详细内容举例回答:
-第一方面:我会提出问题,如“在解决实际问题的时候,我们是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的?”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解题思路。
-第二方面:我会引导学生讨论,如何检查方程的正确性,例如通过代入验证法。
-第三方面:我会提问,如果遇到方程无解或者有多个解的情况,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让学生思考并讨论可能的解决方案。
5.总结回顾
内容:
-在课程结束前,我会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方程的基本概念、列方程的步骤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我会强调本节课的重难点,如如何正确建立方程模型,以及如何处理实际问题中的未知数。
-最后,我会通过一个简短的提问环节,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
-用时:5分钟
总用时:15分钟(导入新课)+15分钟(新课讲授)+20分钟(实践活动)+10分钟(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总结回顾)=55分钟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方程的应用领域:介绍方程在物理、工程、经济学等领域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