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pdf
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教材分析
执笔:殷雪梅小学河芳
一、单元教材分析
一()单元教材根本分析
本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由两首古诗,三篇叙事散文组成,另有一个习作以及一个
练习,表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对大自然的审美感受。
《古诗两首》中,两首诗同写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风味,表现出诗人敏
锐的观察感受能力,形象生动的想象能力,高超的遣词造句能力。两首古诗有着许多内在
的联系:它们都是写西湖的.一个是疾风骤雨下的西湖,瞬息万变;一个是艳阳下的西湖,
浓彩艳丽。两首诗为我们营造了多姿多彩的西湖,将我们拉到了西湖边,在浓郁的西湖文
化里感受西湖,品味诗词,可谓诗情画意。
鸟语花香人所共爱,清风明月人所共享。在古代诗人的眼里月亮是一首首动情的诗一
一“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在作家赵丽宏的眼里月亮是一幅美丽的画一一“月光洒落在长江里,江面被照亮了……月
光为它们镀上了一银色的花边……”在小外甥的眼里月亮是天的眼睛一一“像眼睛,天的
眼睛。”在护鸟使者徐秀娟的眼里灰棕鸟是在举行盛大的联欢会一一“树林内外,百鸟争鸣,
呼朋引伴,叽叽啾啾,似飞瀑落入深涧,如惊涛拍打岸滩,整个刺槐林成了一个天然的俱
乐部。”在一个缺水的孩子眼里,水弥足珍贵一一“水,成了村子里最珍贵的东西”、“请我
喝酒不如请我喝水”、“母亲用一把大铁锁锁住了水,也锁住了我们对水的渴望”……
《习作7》要求我们展开想象,将迷人的星月引发的奇特联想用笔描绘出来。在具体
写作的过程中,还要注意编写的故事结构要清晰,叙事要具体完整,有曲折感人的故事情
节,形象鲜明的人物。交代清楚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并能围绕所要揭示的主题。
《练习7》通过语文与生活的学习,让学生了解生活中常用的交际语,学生能简单运
用,增强学生的交际能力;诵读与积累使学生熟记与时光有关的词语,感悟时光的转瞬即
逝,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利用口语交际,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保情况,指导学生学会
提出建议,增强环保的意识和培养学生口语表达的能力。
二()单元教学目标及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目标:
1、学会本单元生字新词。绿线格内生字只识不写。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背诵、默写《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两首古
诗。
4、听写《望月》第2段。
5、背诵课文《灰植鸟》第三至五段。
6、理解两首古诗的含义,想象两首古诗的意境美。
7、品读月夜江景、赛诗诵月、梦想月亮三个片段,体会月的美妙,激发学生主动
积极积累诗句的兴趣。
8、懂得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感悟水的珍贵,
警示今人要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9、学习“反衬”手法,通村民洗澡时的“痛快”,衬托出水的珍贵,缺水的苦
涩。
10、习作:远眺皎洁的月亮,鼓励学生展开想象,想象要合理,内容要具体,表
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1、练习:了解生活中常用交际语的意思和用途,能积累并学习简单运用;
诵读12个词语,感悟时光的转瞬即逝,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
练好钢笔字、毛笔字;
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的环保情况,增强环保的意识。
12、《学和做》活动主题是节约用水引导学生收集资料,了解、掌握节水知识,
培养节水好习惯。
教学重点:
1、学会默读课文,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指定的段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