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语文期中试题和答案.docx
试题
PAGE1
试题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九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27分)
1.(17分)“传千年之经义,燃万古之明灯。”综艺《典籍里的中国》的播出,让我们再一次感受到了典籍里流转着的中华智慧和民族情怀。
【穿越千年对话先贤】
让我们跟着当代读书人撒贝宁(央视主持人)穿越千年,对话先贤。
撒贝宁近日当我翻阅《周易》时,读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免联想到李白《行路难(其一)》中的一句“①,”哪怕现实艰难,多有阻挠,他仍坚守伟大理想——“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刘禹锡君子立于世,理当刚毅坚韧,努力奋进。正如宝历二年,吾以诗答谢乐天时所写“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仕宦升沉、世事变迁在所难免,愿天下有志之士都得偿所愿。
撒贝宁是啊,蓬勃朝气的新事物必然会取代旧事物的。梦得先生气骨非凡,这份豪情让人振奋。报国之志未改,忠君之心弥坚,便如韩愈贬至潮州时言“欲为圣明除弊事,③”。(《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范仲淹国事在前,岂能因身遭贬谪而独善其身?即使忧乐当头,也要“④,”。(《岳阳楼记》)此乃大丈夫的担当与自觉。
欧阳修纵是贬谪也当兼怀民生,醉饮滁州,“人知从太守游而乐,⑤”。(《醉翁亭记》)
撒贝宁两位心怀天下,高尚的家国情怀,晚生感佩不已。
【回归现实奋力当时】
《典籍里的中国》穿越历史时空,与当下观众形成了精神上的共振。
撒贝宁伏生舍命护《书》,句句箴()言得以流传;司马迁忍辱负重,铸就史家之绝唱;徐霞客万里跋涉,四载写就《徐霞客游记》……与古圣先贤对话,我们从中jí()取了传统文化精粹,rú()养了心灵与精神。
观众南先生《典籍里的中国》有风骨、有情怀,使我们不自觉地融入经典的阅读中。A真正的经典无法被戏剧演绎所取代,B文化类节目依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展现经典的魅力。
(1)请将对话中的古诗文补充完整。
(2)从下面两幅字中任选一幅临写。
(3)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箴言
②jí取
③rú养
(4)在横线A、B处添上一组恰当的关联词并说明理由。
2.(10分)请你参加“与贤达相遇”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活动一:相遇?铭记】
先辈贤达自强不息的写照,我们定当永远铭记。
(1)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下面诗句揭示的自强不息的内涵。
①——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②——它的脸上和身上/像刀砍过的一样它依然站在那里含着微笑/看着海洋……
(艾青《礁石》)
③——你在《北方》,终于接到《黎明的通知》/点着《火把》/坚定走向《旷野》
(杨清茨《热爱太阳的人——致艾青》)
【活动二:相遇?仰望】
“爱我中华,兴我华夏!”听到鲁迅先生用鲜血吼出这自强不息的爱国誓言,身为华夏儿女,怎能不热血沸腾?
(2)请你围绕【活动一】中自强不息的某一内涵,确定主题,拟写演讲词,参加“一分钟演讲”号召大家将自强不息的美德传承下去。不超过150字。
【活动三:相遇?对话】
寻芳陌上花如锦,折得东风第一枝。请你与诗人非马以文会友,雅韵流觞。
(3)仿照示例,从加点的诗句中选择一处,品味诗歌分行的妙处。
【示例】
分行让“辽阔”二字凸显出来,吸引读者关注这个词,丰富诗歌的意蕴,为小花们激情洋溢地盛放提供无边舞台;而“辽阔”前后的空白就像无垠天空,增添了画面感,花儿们凝望天空,眼里满是惊喜与希望;分行还让诗歌节奏更舒缓,为花开营造了舒展美好的氛围。
二、(43分)
3.(16分)古诗文阅读。
别舍弟宗一①
【唐】柳宗元
零落残魂倍黯然,双垂别泪越江边。
一身去国六千里,万死投荒十二年。
桂岭②瘴来云似墨,洞庭春尽水如天。
欲知此后相思梦,长在荆门郢树烟③。
(选自《柳河东集》,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版)
【注】:①宗一:柳宗元从弟,生平事迹不详。②桂岭:五岭之一,在今广西贺县东北。这里泛指柳州附近的山岭。③荆、郢(yǐng):古楚都,今湖北江陵西北。
小石城山记
【唐】柳宗元
自西山道口径北,逾黄茅岭而下,有二道:其一西出,寻之无所得;其一少北而东,不过四十丈,土断而川分,有积石横当其垠①。其上,为睥睨梁橇②之形;其旁,出堡坞③,有若门焉,窥之正黑,投以小石,洞然有水声,其响之激越,良久乃已。环之可上,望甚远。无土壤而生嘉树美箭,益奇而坚,其疏数偃仰,类智者所施设也。
噫!吾疑造物者之有无久矣,及是愈以为诚有。又怪其不为之中州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