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 第三单元 人民当家作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x
2024年学年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三单元人民当家作主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设计意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走进“人民当家作主”这个单元,感受我们国家的民主氛围。我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让大家了解到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我们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希望通过这节课,你们能更加珍惜自己的权利,积极参与到社会生活中,为建设美好的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法治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法律对于保障人民权益的重要性。
2.提升学生的公民素养,增强他们参与社会公共事务的意识和能力。
3.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让他们明白作为国家主人翁的责任与担当。
4.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掌握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
难点:将抽象的政治概念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联系起来,让学生体会到“当家作主”的真实意义。
解决办法:
1.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具体了解“人民当家作主”在实际生活中的体现。
2.组织小组讨论,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增强理解深度。
3.结合时事热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提升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
4.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体验不同角色在“当家作主”中的责任与权利,增强实践能力。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
-课程平台: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平台、学校内部教学资源库
-信息化资源:相关法律法规视频、新闻报道、案例分析文档
-教学手段:互动式教学软件、小组讨论模板、角色扮演道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环节(5分钟)
1.创设情境:播放一段关于我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提出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吗?在我国,人民是如何当家作主的?
3.学生回答:教师简要总结,引出课题“人民当家作主”。
二、讲授新课(20分钟)
1.理解“人民当家作主”的内涵
-阐述“人民当家作主”的定义: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人民当家作主”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体现。
-用时:5分钟
2.探讨我国政治体制的基本特点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讲解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地位和作用。
-政协制度:介绍政协的性质、职能和作用。
-用时:10分钟
3.分析“人民当家作主”的实践意义
-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思考“人民当家作主”对个人、家庭和社会的意义。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时事热点,探讨如何更好地发挥“人民当家作主”的作用。
-用时:5分钟
三、巩固练习(10分钟)
1.完成课本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观点。
3.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4.用时:10分钟
四、课堂提问(5分钟)
1.教师提问:什么是“人民当家作主”?它在我国政治体制中的体现有哪些?
2.学生回答: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并总结答案。
3.用时:5分钟
五、师生互动环节(5分钟)
1.教师提问: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如何体现“人民当家作主”?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3.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4.用时:5分钟
六、核心素养拓展(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成为一名有责任感的公民?
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计划。
3.教师选取有代表性的讨论成果进行点评和总结。
4.用时:5分钟
七、总结与作业布置(5分钟)
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性。
2.布置作业:阅读课本相关章节,思考如何将“人民当家作主”的理念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3.用时:5分钟
教学时间总计:45分钟
拓展与延伸
六、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节选:让学生阅读宪法中关于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权利的章节,加深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法律基础的理解。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与现状》报告:通过阅读这份报告,学生可以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历程和当前状况。
-《公民权利与义务》手册:这是一本介绍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的小册子,适合学生课后自主阅读,以增强法治意识。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课题研究**:鼓励学生选择一个与“人民当家作主”相关的社会问题进行课题研究,如社区公共事务的参与、环境保护的公民行动等。
-**案例分析**:提供一些典型案例,如公民通过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