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专题二第单元同步导学案:化学能转化为电能.docx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
第三单元化学能与电能的转化
第一课时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学习目标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原电池的结构
会写原电池的电极反应式
导学园地
1.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由图甲的现象可知,该装置产生了电流,构成了原电池。
①电子由[1]片经电流计流向了[2]片,电流由[3]片流向了[4]片。
②该原电池的[5]片作正极,[6]片作负极。
③电解质溶液中:锌片不断溶解,生成的Zn2+和溶液中的H+向[7]极移动,由于H+的氧化性强于Zn2+,因而H+在正极上得电子生成H2;而溶液中的向负极移动。④两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
正极:[8];(反应类型:[9])
负极:[10];(反应类型:[11])
总的反应可表示为:[12]。
2.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有:(1)有两种活动性[13]的金属(或一种是非金属导体)作电极。(2)电极材料均插入[14]溶液中;(3)两极相连形成[15]。(4)有[16]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3。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
(1)根据构成原电池的电极材料判断:活泼金属作负极。
(2)根据电子流向或电流方向确定:电子流出的一极或电流流入的一极为负极。
(3)根据电极反应类型确定:发生氧化反应的为负极.
4。原电池原理的应用
(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的速率。
(2)寻求和制造更好的化学电源。
(3)比较金属活动性强弱,如有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到稀H2SO4中,观察到a极溶解,b极上有气泡产生,根据电极现象判断出a是负极,b是正极,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
(4)了解金属腐蚀的原因,采用适当措施防止金属被腐蚀.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将纯锌片和纯铜片按图示方式插入同浓度的稀硫酸中一段时间,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
B。甲中铜片是正极,乙中铜片是负极
C。两烧杯中溶液的酸性均减弱
D.产生气泡的速率甲比乙慢
2.图中装置能组成原电池并产生电流的是()
3。关于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锌为负极,锌发生氧化反应
B。铜为正极,铜不易失去电子而受到保护
C.负极发生还原反应,正极发生氧化反应
D。外电路电子流入的一极为正极,电子流出的一极为负极
4。在用锌片、铜片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经过一段时间工作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锌片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
B.电流方向是从锌片流向铜片
C.溶液中硫酸的物质的量减小
D。电解液中H+浓度值保持不变
5.对铜—锌—稀硫酸组成的原电池装置中,当导线中有1mol电子通过时,理论上的两极变化是()
①锌片溶解了32.5g②锌片增重32。5g③铜片上析出1gH2④铜片上析出1molH2
A。①和③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②和④
6.下列关于原电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原电池能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
B.原电池负极发生的电极反应是还原反应
C.原电池在工作时其正极不断产生电子并经外电路流向负极
D。原电池的电极只能由两种不同的金属构成
7。某金属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该金属与锌组成原电池时,锌为负极,则该金属可能为()
A.铝 B。铜 C.锡 D。硅
8。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
锌片:Zn+2OH——2e—==ZnO+H2O
石墨:O2+2H2O+4e-==4OH—
根据此判断,锌片是()
A.负极,并被氧化B。负极,并被还原
C.正极,并被氧化D.正极,并被还原
9。下列几种铁板,在镀层被破坏后,最耐腐蚀的是()
A.镀锌铁板 B.镀铜铁板
C.镀锡铁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