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182403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doc
PAGE
基础会计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
基础会计
课程编码:总学时数:
80
课内实践学时数:
20
学分:
5
开课单位:
管理学院
先修课程:
适用专业对象:
会计BS13级
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
《基础会计》课程不仅是会计学专业学生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之一,也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必考科目之一。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较系统地掌握会计概念、职能、要素、目标和任务,以及会计核算的基本知识、原理和方法,初步具备了分析和解决会计主体一些实际会计问题的能力,不仅为后续学习其他专业课程做好了准备,也为会计从业资格证考试的顺利通过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
第一章总论
1.会计概述:
了解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理解会计的概念;掌握会计的特点。
2.会计的目标和任务:
了解会计的目标;了解会计的任务。
3.会计职能:
了解会计的其他职能;理解反映职能的概念及特点;理解监督职能的概念及特点;掌握会计的基本职能。
4.会计方法:
了解和理解会计方法体系;掌握会计核算的七种基本方法。
第二章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1.会计对象:
了解制造业的资金运动和商品流通业的资金运动;理解并掌握会计对象的概念、资金的概念、资金的循环和资金的周转。
2.会计要素:
了解划分会计要素的意义;理解会计要素的含义;掌握会计要素的内容。
3.会计等式:
理解会计等式的含义;理解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对会计等式的影响;掌握基本会计等式。
第三章会计核算基础
1.会计假设:
理解会计假设的含义;掌握会计假设的内容。
2.会计信息的质量要求:
理解会计信息质量的八项要求。
3.收付实现制与权责发生制:
理解并掌握收付实现制和权责发生制以及两者的区别。
第四章账户与复式记账
1.会计科目与账户:
了解会计科目设置的意义及原则;理解会计科目的级次;掌握账户与会计科目的区别与联系;掌握账户的基本结构。
2.复式记账原理:
理解复式记账法含义;理解复式记账法的理论依据和原则;掌握复式记账法的作用
3.借贷记账法:
了解借贷记账法的产生与演进;了解账户的对应关系;理解借贷记账法的含义与内容;掌握会计分录和试算平衡。
4.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理解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设置;掌握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的平行登记要素及其方法。
第五章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
1.经济业务概述:
了解制造业的含义;理解制造业经济业务的内容。
2.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理解资金来源渠道;掌握权益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和负债资金筹集业务的核算。
3.供应过程业务的核算:
了解供应过程业务的特点;掌握固定资产购置业务的核算和材料采购业务的核算。
4.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了解生产过程业务概述;理解费用与成本的区别;理解成本项目的构成;掌握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生产过程业务的核算。
5.销售过程业务的核算:
理解商品销售收入的确认与计量;掌握商品销售收入的核算和其他业务收支的核算。
6.财务成果形成与分配业务的核算:
了解财务成果的含义;理解利润的构成与计算;掌握企业利润形成业务的核算和企业利润分配业务的核算。
第六章账户的分类
1.账户分类的意义:
理解账户分类的目的和账户分类的作用;掌握账户分类的标志。
2.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
理解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的意义;掌握账户按经济内容分类及其内容。
3.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
理解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的意义;掌握账户按用途和结构分类及其内容。
第七章会计凭证
1.会计凭证的意义与种类:
理解会计凭证的含义和会计凭证作用;掌握会计凭证的种类。
2.原始凭证:
理解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掌握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原始凭证的审核。
3.记账凭证
理解记账凭证的基本内容;掌握记账凭证的填制和记账凭证的审核。
4.会计凭证的传递:
了解会计凭证传递的概念;理解会计凭证传递的内容和会计凭证的保管。
第八章会计账簿
1.账簿的意义与种类:
理解账簿的含义和账簿的作用;掌握账簿的种类。
2.账簿的设置与登记:
理解账簿的基本内容;掌握日记账的格式与登记和分类账簿的格式与登记。
3.账簿的启用与登记规则:
理解账簿的启用规则和账簿的登记规则;掌握错账查找方法和错账更正方法。
4.结账与对账:
理解结账的含义;掌握结账方法;掌握对账的含义及内容。
5.账簿的更换与保管:
了解账簿的更换和账簿的保管。
第九章财产清查
1.财产清查概述:
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理解财产清查前的准备工作;掌握财产清查的种类。
2.财产清查的内容和方法:
理解并掌握货币资金的清查、实物财产的清查和应收、应付款的清查。
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了解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原则;理解财产清查结果处理的步骤;掌握财产清查结果的会计处理。
第十章财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