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和声》课程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础和声》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基础和声 课程类别:必修课 课程英文名称:Harmonics 总学时/周学时/学分:32/2/2 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0 先修课程:基本乐理 授课时间:1—16周节.斯波索宾等合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教学参考资料: 《和声的理论与应用》 桑桐著 上海音乐出版社
《和声学基础教程》 谢功成 马国华 童忠良 赵德义著 人民音乐出版社 课程期末考核方式:开卷( ) 闭卷(√ ) 课程论文( ) 实操( ) 联系电话Email:Simonsonic@163.com 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答疑时间:课前、课间及课后;答疑地点:师范学院艺术楼;答疑方式:改题与创作实践指导。 编写时间:2016年8月30日
二、课程简介
基础和声对于音乐专业素养,特别是创作技能素养的奠基作用,以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它是学习西方多声音乐中和声规律及其应用的基础课程,有着完整的理论体系,是音乐创作技术理论“四大件”课程(和声、复调、曲式、配器)之一。作为高校音乐教育中一门重要的必修课程,基础和声以“传统和声学”为主要学习对象,研究多声部音乐中常见的和声现象,学习和弦的构成与连接掌握和声序进的基本规律分析常见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
1.知识与技能目标:
音乐作品主要是由多声部组成(特别是键盘乐器的音乐作品),而多声部构成的重要基础是和声。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较系统地了解西方传统和声知识与理论体系;引导学生掌握前人的技术与方法,扩大他们的眼界;帮助学生在顾及理论与应用两方面的同时,紧密联系实际创作中和声的运用;培养学生对多声音乐的思维、分析和创作能力;发展学生的和声听辨力、想象力,使学生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及较丰富的专业知识积累。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该课程动手与用耳相配合的学习,使学生具备和声应用能力分析能力,能够分析常见音乐作品中的和声现象,为歌曲写作简易的钢琴伴奏,为即兴伴奏配置和声,以及具备和声基础知识的教学能力。 要点:Ⅱ级六和弦与三和弦
重点:和弦构成与进行 掌握二级和弦的应用方法 2 2 第十一章 副三和弦及其转位 要点:和声大调
重点:和弦构成与进行 掌握大调降六级和弦的应用方法 2 3 第十一章 副三和弦及其转位 要点:Ⅵ级三和弦
重点:阻碍终止与扩展乐段 掌握六级三和弦的应用方法 2 4 第十二章 副七和弦 要点:下属七和弦
重点:和弦构成、准备与解决 掌握二级七和弦的应用方法 2 5 第十二章 副七和弦 要点:导七和弦
重点:和弦构成、准备与解决 掌握七级七和弦的应用方法 2 6 第十二章 副七和弦 要点:属九和弦
重点:和弦构成、准备与解决 掌握属九和弦的应用方法 2 7 第十三章 弗里几亚进行中的自然小调 要点:高音部的弗里几亚四音列;低音部的弗里几亚四音列
重点:和弦构成与进行公式 掌握高、低音部弗里几亚进行的应用方法 2 8 第十四章 调内模进 要点:三和弦的模进
重点:结构、进行公式与连接运用 掌握三和弦模进的应用方法 2 9 第十四章 调内模进 要点:七和弦的模进
重点:结构、进行公式与连接运用 掌握七和弦模进的应用方法 2 10 第十五章 重属和弦 要点:终止中的重属和弦
重点:和弦构成、准备与解决 掌握终止中重属和弦的应用方法 2 11 第十五章 重属和弦 要点:结构中的重属和弦
重点:重属变和弦的构成 掌握结构中重属和弦及重属变和弦的应用方法 2 12 第十六章 副属和弦 要点:副属和弦的结构与作用
重点:各级副属和弦的准备与解决 掌握各级副属和弦的构成与规则 2 13 第十六章 副属和弦 要点:副属和弦的连接运用
重点:副属和弦的其它进行 掌握各级副属和弦的应用方法 2 14 第十七章 离 调 要点:离调中的副属和弦
重点:离调的定义与运用 掌握离调的应用方法 2 15 第十七章 离 调 要点:离调模进
重点:进行公式与连接运用 掌握离调模进的应用方法 2 16 总复习 针将本学期所学内容进行归纳,复习课程的要点、重点 2 17 期末考试
五、成绩评定方法及标准
考核内容 评价标准 权重 到堂情况 无迟到、早退、旷课现象 10% 课堂讨论 思维活跃,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大胆提问,积极回答 5% 完成作业 认真、独立完成课后作业 15% 期末考核 创作符合试题要求与学习进度的四部和声作品 70%
六、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查意见
我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已对本课程教学大纲进行了审查,同意执行。
院(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签名: 日期: 年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