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45_T 2839-2024 百香果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docx
ICSCCS
65.020.20B31
45
广西壮族自治区地方标准
DB45/T2839—2024
百香果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Technicalcodeofpracticeforintegratedcontrolofpassionfruitvirusdisease
2024-03-28发布2024-06-01实施
广西壮族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
DB45/T2839—2024
I
目次
前言 II
1范围 1
2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术语和定义 1
4病原和症状 1
4.1病原 1
4.2症状 2
5传播途径 2
6防治原则 2
7病虫害预测 2
8防治措施 2
8.1植物检疫 2
8.2农业防治 2
8.3物理防治 3
8.4生物防治 3
8.5化学防治 3
9档案管理 4
9.1病毒病化学药剂防治记录 4
9.2田间生产档案记录 4
附录A(资料性)百香果病毒病症状 5
附录B(资料性)百香果病毒病化学防治的药剂及其使用方法 8
附录C(资料性)百香果病毒病化学防治记录表 9
附录D(资料性)百香果生产田间操作记录表 10
DB45/T2839—2024
I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
起草。
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农村厅提出、归口并宣贯。
本文件起草单位: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南宁市百果香农业投资有限公司、上林县毛塘移民扶贫百香果农民专业合作社、忻城县高龙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本文件主要起草人:苏桂花、欧善生、方金达、吕峰、覃连红、何元强、朱宇林、黄艳花、沈青群、韦燕、宁祖欣、欧凌志、覃杨、蓝志元、刘淑梅、罗永明、黄国宝、周以寿、杨钰鸿、王金都、黄奎、陆福慷、潘瑞立、欧高龙。
DB45/T2839—2024
1
百香果病毒病综合防治技术规程
1范围
本文件确立了百香果病毒病的综合防治程序,界定了百香果病毒病的综合防控术语和定义,给出了百香果病毒病的病原和症状、传播途径、防治原则、病虫害预测、防治措施的操作指示。
本文件适用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行政区域内百香果病毒病综合防治。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8321(所有部分)农药合理使用准则NY/T391-2021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
DB45/T
2098
百香果标准园建设规范
DB45/T
2101
百香果质量安全追溯操作规程
DB45/T
2306
百香果无病毒健康种苗栽培技术规程
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百香果病毒病passionfruitvirusdisease
由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AsianPassifloraVirus,EAPV),百香果木质化病毒(PassionfruitWoodinessVirus,PWV),绿斑病毒(Passionfruitgreenspotvirus,PFGSV)、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mosaicvirus,TeMV)和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mosaicvirus,CMV)等病毒单一或复合侵染引起,发病后叶片花叶、扭曲、畸形,果实表面凹凸不平,果实硬化,果实内部果瓤、果汁减少,影响植株生长,导致产量减少,品质变劣。
4病原和症状
4.1病原
病毒病在广西境内百香果种植区发生普遍,导致百香果病毒病的病原种类主要有5种,分别为:——东亚西番莲病毒(EastAsianPassifloraVirus,EAPV);
——百香果木质化病毒(PassionfruitWoodinessVirus,PWV);——绿斑病毒(Passionfruitgreenspotvirus,PFGSV);
——夜来香花叶病毒(Telosmamosaicvirus,TeMV);——黄瓜花叶病毒(Cuc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