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3-08-01约1.05千字共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基于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研究的开题报告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银行行业信用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次研究将以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为基础,对中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进行深入研究,旨在寻找提升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的方法和策略,以保障银行的稳健发展。 二、研究内容和目标 本次研究将采用案例分析的方法,重点围绕中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展开。具体包括: 1. 探讨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内容和要求; 2. 分析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3. 探讨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应用情况; 4. 提出改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和策略; 5. 分析研究结果,总结经验教训,得出结论。 三、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将采用对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案例的分析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及实践案例的深入研究,找出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论文结构 本次研究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1. 绪论:介绍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目标、研究方法及论文结构等。 2.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简介:介绍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历史、内容和要求。 3. 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现状分析:分析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4. 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的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应用情况:分析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应用情况,探究其优缺点及存在的问题。 5. 改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和策略:提出改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建议和策略,以应对未来风险。 6. 结论和展望:总结研究结果,得出结论和展望未来研究方向。 五、预期结果 本次研究旨在找出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并加以改善,以期提高银行的稳健性和服务质量。预期结果将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出来: 1. 对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认识将更加深入; 2. 对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将有更全面的理解; 3. 提供改善中国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方法和策略,使银行能够更好地控制信用风险; 4. 研究结果可为其他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提供借鉴。 六、可行性分析 本次研究的可行性分析如下: 1. 案例研究方法成熟,可用于研究中国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 2. 相关文献和数据资源丰富,有利于进行深入研究; 3. 研究人员具有相关的学术背景和实践经验,有能力完成本次研究。 综上,本次研究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