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课 墙壁小饰物 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docx
第9课墙壁小饰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材分析
第9课《墙壁小饰物》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本课内容旨在引导学生了解墙壁小饰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和审美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审美情趣。通过本课学习,学生能够掌握简单的手工制作技巧,创作出具有个性和创意的墙壁小饰物。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美术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对传统与现代装饰艺术的欣赏能力。
2.增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通过制作墙壁小饰物,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审美表达。
3.强化学生的合作与交流能力,在小组活动中学会分享与协作,培养团队精神。
4.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美的习惯,激发学生将美融入生活的创作热情。
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对新鲜事物充满探索欲望。在美术课程中,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绘画基础和审美能力,能够识别和欣赏基本的美术作品。然而,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方面存在以下特点:
1.知识层面: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有一定了解,但对装饰艺术、手工制作等领域的知识掌握不足,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来拓宽知识面。
2.能力层面: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参差不齐,部分学生具备一定的手工制作经验,能够独立完成简单作品;而部分学生则缺乏相关经验,需要教师引导和指导。
3.素质层面:学生在审美情趣、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等方面有待提高。本课旨在通过制作墙壁小饰物,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同时锻炼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4.行为习惯:部分学生上课时注意力不集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部分学生缺乏耐心,容易在制作过程中放弃。这些行为习惯对课程学习产生一定影响,需要教师关注并加以引导。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彩色卡纸、剪刀、胶水、彩色笔、马克笔、手工刀、尺子、画板、美术教室。
2.课程平台:人美版初中美术教材电子版、班级微信群、学校美术教育平台。
3.信息化资源:装饰艺术图片库、手工制作视频教程、在线美术论坛。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示范操作、小组讨论、作品展示与评价。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展示精美的墙壁小饰物图片,提问学生:“你们知道这些小饰物是如何制作的吗?它们有什么样的特点?”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美术知识,如色彩搭配、线条运用等,为制作小饰物打下基础。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讲解墙壁小饰物的种类、制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包括材料的选择、工具的使用、制作步骤等。
-举例说明:展示几款具有代表性的墙壁小饰物作品,分析其设计理念和制作技巧,帮助学生理解知识。
-互动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结合所学知识制作出富有创意的小饰物。
3.实践操作(约45分钟)
-学生活动:分组进行墙壁小饰物的制作,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选择材料、设计图案,并动手实践。
-教师指导:巡回指导学生,解答他们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纠正操作错误,鼓励学生发挥创意。
4.作品展示与评价(约20分钟)
-学生展示:请各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制作心得和创意。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创意、制作技巧、团队合作等方面。鼓励学生互相欣赏、学习。
5.总结与反思(约5分钟)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墙壁小饰物制作的重要性和技巧。
-反思: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激发学生对美术创作的兴趣。
6.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根据本节课所学知识,设计并制作一款具有个性的墙壁小饰物,下节课进行展示。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装饰艺术史:介绍中国和世界各地的装饰艺术发展史,如中国传统剪纸、民间泥塑、欧洲哥特式建筑的装饰等。
-手工艺术作品:搜集和分析不同类型的手工艺术作品,如编织、陶瓷、玻璃工艺等,探讨其艺术价值和制作技巧。
-现代装饰设计:介绍现代装饰设计的理念和案例,如现代家居装饰、公共空间设计等,引导学生关注当代装饰艺术的发展。
2.拓展建议:
-课外阅读:推荐学生阅读与装饰艺术相关的书籍,如《中国装饰艺术》、《世界装饰艺术史》等,以增加对装饰艺术的理解。
-实地考察: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手工艺作坊等,近距离接触装饰艺术作品,感受艺术氛围。
-制作实践:鼓励学生在家里或学校的手工课上进行装饰艺术品的制作,如制作个性化的书签、手机壳等。
-创意设计:指导学生进行创意设计,如设计个人房间装饰、节日装饰品等,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设计意识。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组成兴趣小组,共同研究装饰艺术,分享研究成果,提高团队合作能力。
-社区参与: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公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