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docx
《两个外国美术流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美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教学设计理念
本教学设计秉持“以美育人,素养为本”的理念,紧扣美术学科核心素养,注重将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情感体验相融合。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探究,在欣赏、分析、创作实践中提升图像识读、美术表现、审美判断、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能力。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表达独特见解,激发学生对外国美术流派的兴趣,培养学生跨文化艺术欣赏能力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艺术学习中感受美、理解美、创造美。
简要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
图像识读:学生能够识别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的典型特征,准确区分两个流派在题材、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的差异,理解作品所传达的内涵与信息。
美术表现:通过临摹、创作等实践活动,运用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艺术表现手法,创作具有相应风格特点的美术作品,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审美判断:培养学生对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美术作品的审美感知与评价能力,能够从艺术价值、文化背景等角度客观分析和评价作品,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念。
创意实践:引导学生在理解两个美术流派的基础上,进行创意联想与融合,尝试将不同流派的元素进行创新组合,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文化理解:了解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文化环境,认识艺术与社会、历史、文化的紧密联系,增强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与包容。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掌握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美术流派的主要特点,包括题材选择、艺术风格、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差异。
能够通过具体作品分析,准确解读两个流派的艺术内涵和文化意义。
教学难点
理解新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及其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引导学生在创作实践中灵活运用两个流派的表现手法,体现相应的艺术风格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展示一幅新古典主义作品和一幅浪漫主义作品的局部图片(如大卫的《荷加斯兄弟的宣誓》和籍里柯的《梅杜萨之筏》),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两幅图片,你们有什么感受?它们给你们的感觉有什么不同?”
学生活动:学生观察图片,思考并回答问题,分享自己对两幅作品的初步感受,如色彩、氛围、情绪等方面的不同。
设计意图:通过直观的视觉对比,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发学生对不同美术流派的兴趣,自然导入新课。
新授:认识新古典主义美术流派
1.时代背景讲解
教师活动:运用PPT展示相关历史资料、图片和视频片段,向学生介绍新古典主义美术流派产生的时代背景。讲解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法国社会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时期,人们渴望追求古代希腊罗马的英雄主义精神和理性秩序,新古典主义美术应运而生。结合教材中关于新古典主义时代背景的文字内容,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新古典主义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因素有哪些?”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阅读教材,结合教师的讲解,思考并回答问题,小组内进行交流讨论,总结新古典主义产生的社会根源,如对古代文化的推崇、对现实变革的期望等。
设计意图:让学生了解新古典主义产生的时代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该流派的艺术创作动机和文化内涵,为后续分析作品奠定基础。
2.作品分析
教师活动:展示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大卫的《荷加斯兄弟的宣誓》(教材第X页),引导学生从题材、构图、色彩、造型等方面进行观察和分析。提出问题:“这幅作品描绘了怎样的故事?画面的构图有什么特点?色彩和线条给你带来什么感受?”同时,结合教材中对这幅作品的分析文字,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作品的艺术特色和所传达的精神内涵,如强调英雄主义、理性精神和崇高的道德观念。
学生活动:学生仔细观察作品,结合教材内容,分组讨论教师提出的问题,各小组派代表发言,分享自己对作品的分析和理解。
设计意图:通过对具体作品的详细分析,培养学生的图像识读能力和审美判断能力,让学生掌握新古典主义美术作品的特点和分析方法。
3.总结特点
教师活动:在学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进行总结归纳,梳理新古典主义美术流派的主要特点,如题材多选取古代神话、历史故事和英雄人物;构图严谨、对称,注重形式美;色彩庄重、典雅,强调素描关系;造型强调理性和理想化,追求古代艺术的静穆与和谐。同时,利用表格形式(如下表)进行对比总结,将新古典主义的特点与其他流派进行简单区分,加深学生的印象。
分析角度
新古典主义特点
题材
古代神话、历史故事、英雄人物
构图
严谨、对称,注重形式美
色彩
庄重、典雅,强调素描关系
造型
理性、理想化,追求静穆与和谐
学生活动:学生认真聆听教师总结,对照表格内容,巩固对新古典主义美术流派特点的理解,做好笔记。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新古典主义美术流派的特点,形成清晰的知识框架,便于学生记忆和后续学习。
新授:认识浪漫主义美术流派
1.时代背景讲解
教师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