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年新教材高中物理第3章相互作用第3节摩擦力学案鲁科版必修第一册.doc
PAGE
PAGE14
摩擦力
核心素养目标
新课程标准
1.会用假设法推断物体有无相对运动趋势,并会推断静摩擦力的方向,培育逻辑推理实力。
2.学会应用“二力平衡”计算摩擦力的科学思维方法
1.知道滑动摩擦和静摩擦现象。
2.知道摩擦力的概念及产生的条件,会区分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
3.会推断滑动摩擦力和静摩擦力的方向。
4.知道最大静摩擦力,能用动摩擦因数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学问点一滑动摩擦力
[情境导学]
用力将黑板擦(毛较长)在黑板上滑动,视察毛刷的弯曲方向。如图所示,毛刷为什么向后弯曲?
提示:因为毛刷所受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板面,与板擦运动方向相反。
[学问梳理]
1.定义:当两个物体彼此接触和挤压,并发生相对滑动时,在接触面上就会产生阻碍相对滑动的力,这种力称为滑动摩擦力。
2.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与物体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
3.大小:滑动摩擦力f的大小与压力N的大小成正比,即f=eq\a\vs4\al(μN),式中的比例系数μ称为动摩擦因数。
4.动摩擦因数μ的数值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的材料及接触面的状况(如粗糙、干湿程度等)有关。
[初试小题]
1.推断正误。
(1)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滑动时,肯定产生摩擦力。(×)
(2)滑动摩擦力的方向沿接触面,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3)静止的物体可能受到滑动摩擦力。(√)
(4)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2.一物体置于粗糙水平地面上,按如图所示不同的放法,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运动,设地面与物体各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等,则物体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关系是()
A.f甲>f乙>f丙 B.f乙>f甲>f丙
C.f丙>f乙>f甲 D.f甲=f乙=f丙
解析:选D物体在三种状况下所受摩擦力均为滑动摩擦力,由f=μN=μmg知,物体在三种状况下所受摩擦力大小相等,则A、B、C错误,D正确。
学问点二静摩擦力
[情境导学]
如图所示,跑步时,脚受到的摩擦力是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方向如何?
提示:跑步时,脚和跑步机接触的时间内,脚并没有和跑步机发生相对运动,因此脚受到的摩擦力为静摩擦力,方向和人的运动方向相同。
[学问梳理]
1.静摩擦力:当两个彼此接触、挤压的物体之间没有发生相对运动,但具有相对运动的趋势时,接触面上会产生一种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这种力称为静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总是与接触面相切,并且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由外部因素确定,随外力的改变而改变。
4.最大静摩擦力
(1)定义:物体与接触面之间的静摩擦力的最大值,也即在外力作用下物体将起先沿接触面滑动时的静摩擦力,用fmax表示。
(2)相关因素:最大静摩擦力与两物体间的压力成正比,且与接触面的性质有关。
[初试小题]
1.推断正误。
(1)静摩擦力就是静止物体受到的摩擦力。(×)
(2)静摩擦力的方向肯定与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3)静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成正比。(×)
(4)静摩擦力总是发生在相对静止且有相对运动趋势的物体之间。(√)
2.如图所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这时木箱受到的()
A.推力小于静摩擦力
B.推力肯定等于重力
C.推力和最大静摩擦力大小肯定相等
D.推力和静摩擦力大小肯定相等
解析:选D因为用水平力推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大木箱,没有推动,推力不大于最大静摩擦力;因大木箱处于静止状态,在水平方向上推力和静摩擦力满意二力平衡,所以静摩擦力大小等于推力大小,并且方向相反,故D正确。
学问点三摩擦力的调控
[情境导学]
把手按在桌面上,用力向前滑动(如图甲),手有什么感觉?再用另一只手压在手上在桌面上滑动(如图乙),感觉有什么不同?说明什么问题?把一只手放在玻璃板上滑动(玻璃板静止,手的压力与甲种状况相同),感觉阻力小一些,说明什么问题?
提示:手向前滑,感觉到桌面给手有向后的阻力,增大压力,会感觉阻力变大,说明滑动摩擦力与压力大小有关。
在玻璃板上滑动,摩擦力小一些,说明滑动摩擦力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学问梳理]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1)增大接触面之间的粗糙程度。
(2)增加物体间的压力。
2.减小摩擦力的方法
(1)减小物体间的压力。
(2)在接触面间加润滑剂。
[初试小题]
1.推断正误。
(1)机车的车轮与钢轨的摩擦力有时是有利的。(√)
(2)人走路时,脚和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有害的。(×)
(3)减小摩擦,可以在两物体之间加润滑油。(√)
(4)汽车轮胎的花纹有利于增加与接触面的摩擦。(√)
2.(多选)共享单车已成为深受大众宠爱的代步工具,从单车的结构和运用上来看,涉及很多物理学学问。下列对其相识正确的是()
A.单车轮胎、车把套、脚踏板以及刹车处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