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外科PPT课件】 下肢骨折.ppt

发布:2024-01-11约2.14千字共4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治疗闭合(切开),交锁髓内钉固定切开复位,(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闭合(开放)复位,外支架固定交锁髓内钉固定钢板螺钉内固定锁定钢板螺钉内固定外支架固定问题2011年卫生部老年人跌倒搀扶指南中,为什么不建议老年人跌倒后立刻搀扶?股骨颈骨折

(femoralneckfracture)概述股骨头下到股骨颈基底的骨折位于髋关节囊内多见于中老年人易发生骨折不愈合及股骨头坏死等并发症骨折后老年人长期卧床可并发严重并发症解剖概要股骨头、颈的解剖颈干角(neckshaftangle):股骨头颈长轴与股骨干形成的夹角。130±7°(110-140°)髋外翻(coxavalgus),140°髋内翻(coxavarus),110°解剖概要前倾角(anteversionangle):股骨头颈长轴与身体冠状面形成的夹角。10±7°解剖概要股骨矩(femoralcalcar):股骨近端后内侧致密纵行骨板。对股骨近端的稳定性意义重大。解剖概要股骨头的血供支持带动脉:旋股内侧及外侧动脉分出,其中旋股内侧动脉后支支配股骨头大部分区域。股骨干滋养动脉股骨头圆韧带动脉病因多发生在老年人,存在骨质疏松基础站立或行走时发生,扭转或者剪切等间接暴力导致多为低能量损伤青壮年股骨颈骨折多为车祸等高能量损伤。骨折分类按骨折线走行部位分类头下型骨折头颈型骨折基底型骨折按骨折线倾斜角(Pauwels角)分类Ⅰ30°Ⅱ30-50°Ⅲ50°骨折分类按骨折程度分类(Garden分型)Ⅰ部分骨折Ⅱ完全骨折,无移位Ⅲ完全骨折,部分移位Ⅳ完全骨折,完全移位临床表现、诊断症状疼痛活动受限体征畸形:下肢短缩、外展、外旋(60°)大转子上移,Bryant三角底边缩短诊断外伤史X线片可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移位情况CT+三维重建治疗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保守治疗适应症无移位或者轻度移位存在手术禁忌症体弱无法耐受手术方法:卧床,6-8周。胫骨结节骨牵引手术治疗手术指征(1)内收型骨折和有移位的骨折,由于难以用手法复位,牵引复位等方法不能使其变成稳定同折,应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

(2)65岁以上老年人的股骨头下型骨折,由于股骨头的血循环已严重破坏,头的坏死发生率很高,再加上病人的全身情况不允许长期卧床,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手术指征(3)青少年的股骨颈同折应尽量达到解剖复位,也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

(4)由于早期误诊、漏诊或治疗方法不当,导致股骨颈陈旧骨折不愈合,影响功能的畸形愈合,股骨头缺血坏死,或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应采用手术方法治疗。手术治疗切开(或者闭合)复位,内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股方肌肌骨瓣转位,螺钉内固定人工关节置换术手术指征高龄患者合并内科疾病但能耐受手术。手术利于预防内科疾病的恶化陈旧骨折骨折合并髋关节骨关节炎空心钉内固定股方肌肌骨瓣转位髋关节置换术并发症股骨头坏死骨折不愈合股骨干骨折

(femoralshaftfracture)定义:股骨小转子下到股骨髁上一段骨干的骨折解剖概要骨结构人体最长最粗壮的管状骨存在向前外的弧度解剖轴:转子间中点到膝关节中点的连线机械轴:股骨头中点到两髁中点的连线解剖轴与机械轴夹角为5-7°解剖轴与垂直轴夹角为9°血运:滋养动脉、骨外膜、骨内膜病因病因可见于任何年龄段青壮年多见,多为高能量损伤直接暴力可导致横行、短斜行、粉碎骨折及多段骨折(直接打击、车轮辗轧、火器性损伤)间接暴力可导致长斜行及螺旋形骨折(高处坠落伤、机器扭转伤)分类按解剖部位分类上段骨折中段骨折下段骨折股骨干骨折的移位股骨上1/3骨折:近端屈曲、外展、外旋;远端向上、向内及向后股骨中1/3骨折:重叠移位股骨下1/3骨折:近端内收;远端向后临床表现局部表现疼痛、畸形、活动受限骨擦音假关节活动软组织肿胀全身表现低血容量性休克表现诊断X线片:正侧位,包含上下关节正、侧位拍片,可明确骨折的准确部位、类型和移位情况。CT+三维重建在股骨下1/3骨折时,骨折远端向后移位,有可能损伤腘动静脉,胫、腓总神经。常见急性期并发症低血容量性休克脂肪栓塞综合征深静脉血栓治疗儿童:尽量采取简单的治疗方式3岁以内Bryant架双下肢垂直悬吊牵引3-4周可接受骨折端重叠1-2cm,不可有旋转与分离3-12岁Russel牵引4-6周可接受骨折端重叠1-2cm,不可有旋转与分离治疗成人:注重对位对线的恢复保守治疗:闭合复位,骨牵引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