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docx

发布:2025-04-11约4.54千字共1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班主任工作考核方案

一、考核目的

小学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织者和实施者。为了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班主任的工作绩效,充分调动班主任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班级管理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特制定本考核方案。

二、考核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

考核内容涵盖班主任工作的各个方面,包括班级管理、学生教育、家校沟通、自身素养等,全面评价班主任的工作表现和业绩。

(二)客观性原则

考核以事实为依据,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确保考核结果真实、准确地反映班主任的工作实际情况。

(三)公平性原则

考核标准统一,考核过程公开透明,对所有班主任一视同仁,保证考核结果的公平公正。

(四)激励性原则

考核结果与班主任的奖励、评优、职称晋升等挂钩,充分发挥考核的激励作用,鼓励班主任不断提高工作水平。

三、考核对象

全校各年级班主任

四、考核周期

每学期考核一次

五、考核内容及分值

(一)班级管理(40分)

1.班级规章制度建设(5分)

-开学初,班主任应根据学校的要求和班级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班级规章制度,包括考勤制度、课堂纪律、值日制度、奖惩制度等。制度内容具体、明确、可操作性强,且能向学生公布并组织学习。

-考核时,查看班级规章制度文本,制度健全、合理得3-5分;制度基本健全,但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得1-2分;无班级规章制度不得分。

2.班级纪律管理(10分)

-班级纪律良好,课堂纪律、课间纪律、集会纪律等秩序井然。学生能自觉遵守学校和班级的各项规章制度,无严重违纪行为。

-通过日常巡查、任课教师反馈等方式进行考核。班级纪律一贯良好,无明显违纪现象得8-10分;偶尔有轻微违纪行为,但能及时处理得4-7分;班级纪律较差,经常出现违纪现象,且处理不及时得0-3分。

3.班级卫生管理(8分)

-教室、卫生区卫生整洁,物品摆放整齐。班主任应组织学生做好日常卫生打扫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

-学校卫生检查小组定期对班级卫生进行检查评分。学期平均得分在90分以上得6-8分;80-89分得3-5分;80分以下得0-2分。

4.班级文化建设(7分)

-积极营造良好的班级文化氛围,如布置教室环境、设立图书角、展示学生作品等。通过开展各种班级文化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查看班级文化建设情况,班级文化氛围浓厚,活动丰富多样得5-7分;有一定的班级文化建设,但不够突出得2-4分;班级文化建设薄弱得0-1分。

5.班级财产管理(5分)

-教育学生爱护班级财产,合理使用教室的设备和物品。班级财产无明显损坏、丢失现象。

-学期末,学校对班级财产进行检查。班级财产保管良好,无损坏、丢失得4-5分;有少量财产损坏,但能及时报告并赔偿得2-3分;班级财产损坏、丢失情况严重得0-1分。

6.班级干部培养(5分)

-注重培养班级干部,明确干部职责,定期组织干部培训和会议,充分发挥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和管理能力。

-通过查看班级干部会议记录、了解干部工作表现等方式进行考核。班级干部队伍健全,工作积极主动,能有效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得4-5分;班级干部有一定的工作能力,但发挥作用不够充分得2-3分;班级干部培养不力,未能发挥应有作用得0-1分。

(二)学生教育(30分)

1.思想品德教育(8分)

-结合学校的德育工作计划,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如主题班会、团队活动、社会实践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查看活动计划和记录,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效果良好得6-8分;有一定的教育活动,但活动次数较少或效果一般得3-5分;很少开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动得0-2分。

2.心理健康教育(5分)

-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通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心理咨询等方式,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良好的心理素质。

-了解班主任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关注和处理情况。能及时发现学生心理问题并给予有效帮助得4-5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有一定关注,但处理不够及时或方法不当得2-3分;对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关注较少得0-1分。

3.安全教育(7分)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包括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食品安全、防溺水安全等。定期开展安全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查看安全教育计划和记录,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及时、内容丰富得5-7分;有安全教育活动,但不够全面或深入得3-4分;安全教育工作落实不到位得0-2分。

4.学习指导(5分)

-关心学生的学习情况,与任课教师密切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