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效管理课件】 绩效评价.ppt
6.1绩效评价者绩效评价者的选择1。上级评价2。自我评价3。同级评价4。下级评价5。客户评价上级自我下级同级客户绩效评价主体的选择应当是:——能够接触员工工作、获得员工绩效信息绩效本身具有多维性,而不同评价主体从不同角度观察和感受,自然对同一员工的工作绩效判断不同。各种评价主体并不是相互孤立、相互排斥的,而是应该根据岗位特点选择多个评价主体即多视角的方法,以保证考核结果的客观、公正。当然,这样做也必然会增加评价的时间和成本,因此要量力而行。从提供反馈的角度看,没有必要非对员工的表现给出一个总体性的评价。上级与自我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是最常用的评价体系。案例:联邦捷运公司的下属评价制度联邦捷运公司的下属评价制度又称为调查反馈行动(SearchFeedbackAction,SFA)。调查本身实际上是一个工作绩效评价的标准。在每年年初,公司给每一位雇员发放一份匿名的表格。这份表格中所设计的项目,都是用来收集那些隐藏在雇员工作环境中的关于他们的主管人员的有用的信息。此类项目如:可以告诉我的管理人员我是怎么想的;我的管理者告诉我踏(或她)都希望我做什么;我的管理者关注我的想法;我的管理者总是及时向我通告情况;在我的工作环境中,我们采取安全的工作方式;对我这种工作的报酬是公平的,等等。从某一工作群体中收集上来的这些信息经过汇集之后交给管理人员。为确保雇员的姓名受到保密,较小一些的工作单位一般不单独得出一个结论,而是将他们的评价结果与类似的其他小工作群体的评价结果汇合起来,直到工作群体的人数达到20或25人时,才得出一个总的评价结果来。员工自我评价直接上级上级评价间接上级综合完成评估项目讨论达成一致意见复核绩效面谈审核、签字结果应用:个人发展、薪酬、晋升等绩效评价者培训1。培训内容(1)评价者误区培训(2)绩效评价指标培训(3)绩效标准培训(4)绩效反馈培训2。培训时机(1)管理者刚刚到任的时候(2)进行绩效考核和评价之前(3)修改绩效管理制度之后(4)进行日常管理技能培训时6.2绩效评价方法绩效评价方法的分类1。按照评价指标的类型绩效评价方法绝对评价法相对评价法——比较法(员工之间相比较)量表法(与客观标准相比较)目标管理法(与目标相比较)描述法2。按照考核方法的系统化程度(1)系统的考核方法这类方法多与组织的战略目标、企业文化、经营目标、核心能力等相关。目前使用较多的此类方法有:与企业年度经营计划相联系的目标管理法;以确保企业在行业中竞争优势的标杆超越法;以提高企业核心能力为目的的关键绩效指标法;以全面衡量企业经营能力的平衡记分卡方法等。(2)非系统的考核方法这类方法以某一个具体的工作或岗位为考核实施对象。具体包括:①衡量关键职务职责履行状态的考核方法。这类考核方法与每一个工作或职务的关键工作要素和关键职责领域的达成度相关,其中有相对方法、绝对方法;定性方法(描述法)、定量方法。②对绩效形成过程控制的考核方法。这类方法一般以对常规性工作任务进行控制为特征,尤其强调对程序的遵循和对工作过程中行为态度的特定要求。如流程控制法、行为特征控制等。③对人员能力与素质状态的考核方法。这类方法是考察人员任职资格和职业能力的,特别适合那些职责领域不清晰、目标任务变化快、工作非程序化程度高的职业群。如心理测量法、公文处理法等等。除以上分类方法外,还可以依据考核对象划分绩效评价工具的类型,如员工绩效评价方法、团队绩效评价方法和组织绩效评价方法;依据评价内容的重点将绩效评估工具分为行为导向方法(如量表法)、结果导向方法(如目标管理法)和综合型方法。评价方法的选择1。组织特征不同的组织管理文化特征,对评价方法的选择与实施有明显影响。组织的分工特征、技术特征、人员特征、组织文化特征不同,对绩效形成的影响也不一样,因此在选择考核方法时需要认真考虑。2。工作特征选择评价方法时,需要考虑工作的独立性程度、程序化程度以及工作环境的变动程度。(1)工作程序化程度工作程序化程度指的是员工在工作过程中遵循某种程序化工作规范的程度。流水线上的工人的工作就是工作程序化程度非常高的一个例子。对于这类工作来说,制定一个明确的工作规范往往较为容易。因此,程序化程度较高的工作适合于使用以工作标准为评价尺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