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安全学案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PAGE
PAGE15
第四节海洋空间资源与国家平安
课标呈现·素养导读
主干学问·宏观把握
课程标准
结合实例,说明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对国家平安的影响。
核心素养
1.通过视频、图文等资料,引导学生了解海洋空间资源的概念、构成、用途和我国海洋空间资源的分布状况等。(区域认知)
2.通过相关实例的新闻报道、文献等资料,引导学生分析、理解海洋空间资源开发的方式及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对国家平安的影响。(综合思维)
3.通过视频、图文等材料,引导学生了解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平安的意义,探究、理解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平安的措施。(人地协调观)
一、海洋空间资源概述
1.概念:是指海洋水体所占据的空间,也称海疆。
2.构成:水体、礁石、海岛、海床(包括海底和底土)和海岸线、潮间滩涂等。
3.用途
4.我国海洋空间资源
类型
组成
海洋权益
内水
渤海、琼州海峡等
拥有完全主权
领海
黄海、东海、南海部分海疆、台湾以东太平洋沿岸海疆和部分岛屿四周海疆
领海
以外
海疆
毗连区
拥有某些管制权
专属经济区、大陆架、公海、国际海底
拥有相关权益
二、海洋空间资源开发与国家平安
1.开发位置:主要限于沿岸和近岸海疆。
2.开发方式
(1)耕海牧渔
①概念:综合利用人工鱼礁、深水网箱、深水养殖船、海上平台等现代海洋工程技术,实现对海洋空间资源、渔业资源及海洋生物资源的集约式立体开发利用;并通过伏季休渔和增殖放流等方法,建立海洋牧场,用于栽培海带、紫菜等海藻,养殖鱼、虾、蟹和贝类。这种类似于种植业和畜牧业的生产管理方式,被形象地称为耕海牧渔。
②意义:在满足生产生活须要的同时,高效利用海洋空间资源,爱惜并修复海洋生态环境,实现海洋渔业可持续发展,维护我国食品平安和生态平安。
(2)海洋运输线
运输对象
以货运为主,国际贸易货运总量超过2/3由海上运输完成,我国进出口货运总量的90%依靠海洋运输
意义
海洋运输线的畅通以及海港的吞吐实力,对我国资源平安、经济平安、军事平安都很重要
组成
海上
航道
一些海峡是海上航道的咽喉,如马六甲海峡被中国、日本等国视作“海上生命线”;苏伊士运输河、巴拿马运输河等洲际运输河大大缩短了海上航行距离
海港
海洋运输线上的枢纽,也是海运物资的集散地,对区域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发展方向
已经从海面对海底和海洋上空拓展,其主要方式有海底隧道、海底管道和跨海大桥等
(3)填海造地
①概念:指把原有的海疆通过人工技术转变为陆地的开发利用方式。
②有利影响:不仅可以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空间资源的需求,也可以为军事设施建设供应土地,对维护国土平安具有重要意义。
③不利影响:也会导致滨海湿地消逝、自然岸线削减,还会变更海洋环境,影响海洋生物、鸟类的栖息、繁殖和迁徙。
(4)海岛开发
①海岛的重要性:海岛是国家领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海洋经济、拓展海洋空间的重要依托,是捍卫国家权益、保障国防平安的战略前沿。
②我国海岛开发状况
海岛类型
开发状况
一些面积较大、距离大陆较近且有淡水供应的海岛
能够供人类许久居住,也可依托海岛发展海洋渔业、开发矿产资源、实施海岛旅游
多数面积较小、无居民海岛
因为缺乏淡水,自然环境相对封闭、单一,生态系统比较脆弱,因而不适合大规模开发
三、维护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平安
1.维护海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权益
(1)妥当解决我国面临的海洋纠纷,是发展海洋经济的重要前提。
(2)保障海洋运输通道平安至关重要。
(3)运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等手段,确保国家对所属海疆的限制和运用。
(4)与世界沿海国家寻求合作,共同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主动发展与沿海国家的经济伙伴关系。
2.合理开发利用海洋空间资源
(1)我国海洋空间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
①处于粗放型阶段,多以资源开发和初级产品生产为主,近岸过度开发与深远海开发不足问题突出。
②海岸侵蚀、海洋灾难、海洋污染、生物多样性降低等,对我国海洋生态平安构成严峻威逼。
(2)扭转海洋生态环境恶化的措施
①坚持开发与爱惜并重,主动推动海洋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健全海洋爱惜区网络,对传统海洋渔场、海洋爱惜区等涉及海洋生态平安的敏感区域进行爱惜。
②建立海洋生态红线制度,限制或禁止大规模、高强度海洋空间资源集中开发活动和对海洋生态环境有较大影响的沿岸开发活动。
一、推断题
1.渤海、琼州海峡属于我国的领海。(×)
2.现代海洋空间资源的开发范围逐步向深海和海底延长。(√)
3.耕海牧渔的场所主要是专属经济区。(×)
4.海岛是国家领土的主要组成部分,对国家海洋空间资源平安有深刻影响。(√)
5.处理海洋空间资源争端的最佳方式是武力解决。(×)
二、选择题
6.迪拜通过填海造地来修建一些基础设施是利用了海洋资源中的()
A.空间资源 B.能源资源
C.生物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