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一单元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单元素养评价练习含解析鲁教版选择性必修3.doc
PAGE
10-
单元素养评价(一)(第一单元)
(9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耕地在国家经济进展建设中具有多种功能,如生态安全维护、国民经济贡献、基本生活保障、粮食安全保障等功能。读我国1949-2011年耕地功能变化示意图。完成1、2题。
1.1985年后消灭的曲线②反映的耕地功能是()
A.生态安全维护 B.国民经济贡献
C.基本生活保障 D.粮食安全保障
2.引起曲线①功能强度持续上升且跃居首位的最主要缘由是()
A.人口总数巨大 B.现代农业的进展
C.大力开垦荒地 D.地理环境的变化
【解析】1选A,2选A。第1题,生态安全维护是在社会进展到肯定阶段,即环境问题突出时,我们才会意识到应当实行的必要措施,一般较晚才会消灭此类用地。第2题,图中①应当是粮食安全保障功能。我国人多地少,耕地的安全保障功能将持续得到强化并处于首位。
下图是我国分区耕地年均变化面积和变化速率统计图(正值增加,负值削减)。读图,回答3、4题。
3.关于我国耕地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变化率最大的是中部地区
B.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是西部地区
C.东部耕地削减加速,西部耕地增加减缓
D.耕地增加的重心由东部向西部移动
4.关于我国耕地变化的缘由,分析正确的是()
A.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工业化和城市化
B.西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退耕还林还牧
C.中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开发宜农荒地
D.东部耕地面积变化主要是农业结构的调整,粮食作物削减,蔬菜花卉面积增加
【解析】3选D,4选A。第3题,耕地变化率最大的地区和耕地面积变化最大的地区都是东部地区;东部耕地面积不断削减,速度在减慢,西部地区耕地面积不断增加,速度在加快;东部地区的耕地面积削减,而中部、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多,重心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第4题,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在削减是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占用了大量耕地面积;西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是由于宜农荒地的开发;中部地区耕地面积增加,是由于对于土地的开垦,甚至是林地的破坏;东部地区耕地面积在削减不是由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且粮食作物的面积并没有下降。
水资源开发利用率是指流域或区域用水量占水资源可利用量的比率。国际上一般认为,一条河流的合理开发限度为40%。而当利用率超过40%时,即表明严峻缺水,可能制约经济进展,并导致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问题。据材料回答5、6题。
世界
平均
中国
平均
河西
走廊
塔里
木河
准噶尔
盆地
海河
流域
水资源
开发利用率
30%
20%
92%
79%
80%
95%
5.下列关于我国水资源开发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可利用量高于世界平均值
B.水资源最紧缺的地区是准噶尔盆地
C.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
D.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根本措施是调水
6.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缘由是()
A.降水总量小 B.降水年际变化大
C.铺张更严峻 D.水资源需求量大
【解析】5选C,6选D。第5题,我国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可利用量小,我国水资源最短缺的地区为华北海河流域;解决水资源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利用率。第6题,海河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率高于塔里木河流域的缘由是海河流域工农业发达,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大。
如图是目前部分国家和地区稀土储量、产量和消费量占世界百分比统计图。完成7~9题。
7.关于目前稀土资源的储量、产量和消费量状况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中国仍旧是储量、产量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
B.美国产量和消费量基本保持平衡
C.日本基本上依靠进口
D.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
8.四十年前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世界总量的85%,目前只占36%,主要缘由
是()
A.世界稀土资源的储量增加
B.世界稀土资源的开采量增多
C.我国稀土资源的过度开采
D.我国稀土资源的消费量下降
9.下列叙述中符合可持续进展要求的措施是()
A.削减稀土初级矿产品的出口
B.大力开采稀土资源
C.禁止开发稀土资源
D.提高稀土资源在世界上的出口份额
【解析】7选B,8选C,9选A。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产量和消费量都是最大的国家;美国稀土产量为零,消费量占13%左右,产量和消费量不平衡;日本稀土产量基本为零,消费量较大,基本上依靠进口;中国稀土产量在世界所占比重最大,但消费量所占比重远远小于产量所占比重,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稀土出口国。第8题,我国稀土资源储量占36%,产量占97%,消费量占41%,说明我国稀土的开采量过大,而且不是本国完全消费,是大量出口;而美国和日本的产量占0%,消费量分别占13%和26%,说明需进口稀土。我国稀土资源储量下降,过度开采是其主要缘由。第9题,从可持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