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安全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x
PAGE
PAGE6
第四节石油资源与国家平安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学问基础练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石油的需求量越来越大。下图为我国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分布图。据此完成1~3题。
1.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主要分布在()
A.东部沿海 B.西北内陆
C.铁路沿线 D.油田旁边
2.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选址须要考虑的因素有()
①便利的交通②炼油厂的位置③战时平安④地形与气象条件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3.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的石油主要来源地为()
A.中东波斯湾
B.俄罗斯、哈萨克斯坦
C.马来西亚、文莱
D.沙特阿拉伯、科威特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战略石油储备基地除独山子和兰州外,其他的都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A正确。第2题,便利的交通可保证石油的运进和运出;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原油要在紧急状况下供应市场,首先要进入炼油厂进行炼制,然后才能进入市场,所以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应当靠近炼油厂;战略石油储备基地的石油并不是供斗争时期运用的,从图中战略石油储备基地多分布在沿海地区也能看出这一点,因为沿海地区是斗争中最简单遭遇攻击的地区;地形条件影响石油储备基地的建设成本,台风、暴雨等气象灾难可能威逼石油储备基地的平安。A正确。第3题,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是世界上重要的产油国,也是我国重要的石油进口国,独山子石油储备基地位于我国新疆西北部,距离两国都比较近,所以俄罗斯和哈萨克斯坦是其主要的石油来源地。B正确。
答案1.A2.A3.B
为保障我国能源供应平安,我国不断拓展能源进口渠道。下图为我国第四大能源进口通道——中缅油气管道部分示意图。据此完成4~5题。
4.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最大自然障碍是()
A.山高谷深,气候湿热
B.植被茂密,虫蛇出没
C.荒漠广布,水源不足
D.经济落后,维护困难
5.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对我国的重要意义有()
①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②解决北方地区能源供应惊慌问题③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靠④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平安⑤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解析第4题,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过程中,要经过横断山区,该地区山高谷深,不利于管道建设;管道建设所经地区纬度低而气温高、降水多而湿度大,不利于施工,A正确,C错误。植被茂密,虫蛇出没的影响要小于地形、气候因素,B错误。经济落后,维护困难不是自然障碍,D错误。第5题,中缅油气管道以输油气为主,对促进沿线旅游资源的开发作用不大,①错误;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不能解决北方地区能源供应惊慌问题,②错误;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可缓解我国对马六甲海峡的过度依靠,③正确;中缅油气管道的建设增加了油气进口渠道,可进一步保障国家能源供应平安,④正确;中缅油气管道建设能推动管道沿线的基础设施建设,⑤正确。故D正确。
答案4.A5.D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某国能源消费总量由2003年的1204.2百万吨油当量上升到2012年的2735.2百万吨油当量;能源消费构成也发生了改变,下图中外圆表示2012年、内圆表示2003年能源消费结构。读图,完成6~7题。
6.关于能源消费改变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原煤消费量改变较小
B.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
C.水能消费比重下降
D.核能和其他可再生能源发展速度最慢
7.下列关于能源消费改变影响表述合理的是()
①削减阴霾天气②削减紫外线辐射③加剧全球温室效应④加剧能源供应紧缺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第6题,由图可知,原油消费在能源消费构成中所占比重改变不大,由材料可知,从2003年到2012年该国能源消费总量大大增加,从而推断原油消费量明显增加。第7题,由材料可知,能源消费量增加,排放的粉尘等颗粒物增多,会增加阴霾天气;紫外线辐射多少与能源消费无关;能源消费量增加,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会加剧全球温室效应;能源消费量增加,会加剧其供应紧缺。
答案6.B7.C
8.读中国石油供需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反映我国在能源利用中存在什么问题?
(2)随着原油价格的飙升,能源市场正在提示我们要尽早为能源供应的前途着想。试分析我国石油平安受到威逼的主要缘由。
(3)为保证我国能源平安,在石油进口中要避开进口的单一化,留意多元化进口,为此我国实行了哪些主要举措?
答案(1)巨大的供需缺口将使我国石油的对外依存度不断提高,能源平安受到巨大威逼。
(2)原油产量增加缓慢,石油消耗总量日益增长;进口石油来源地区单一,对国际市场依存度高;需经过长距离的海上运输,存在平安隐患。
(3)建设了中哈石油管道、中俄石油管道、中缅石油管道等。
关键实力提升练
经过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