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_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二章自然资源与国家安全第二节水资源与国家安全课后练习含解析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三册.docx
PAGE
PAGE9
其次节水资源与国家平安
课后篇巩固提升
必备学问基础练
1.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缘由主要有()
①我国水资源的总量少②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③部分地区水污染非常严峻,为水质性缺水④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需求量越来越大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解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缘由主要有:我国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部分地区水污染非常严峻;人口激增和经济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量越来越大。
答案C
2.华北地区缺水的自然缘由有()
①河川径流季节变更大②降水稀有,蒸发量大③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④工农业发达,需水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解析华北地区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降水季节变更大,河川径流季节变更大,多年平均径流总量不足。
答案B
读图,完成3~4题。
3.西藏西部诸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最小的缘由是()
A.利用量大
B.雪线上升,融雪量削减
C.降水量最小
D.降水量小于蒸发量
4.与洞庭湖流域相比,太湖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较小的缘由是()
A.降水量小
B.地下水运用量大
C.支流少
D.渗漏多
解析第3题,对比分析多年平均降水量图与地下水资源总量图可知,西藏西部诸河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最小,主要是因为其降水量最小。故选C。第4题,太湖流域的多年平均降水量与洞庭湖流域相差不大,但太湖流域地下水资源总量约为洞庭湖流域的五分之一,主要是因为太湖流域经济发达,城市、人口众多,地下水运用量大。故选B。
答案3.C4.B
读图,完成5~7题。
5.由图可知,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是()
A.工业节水
B.生活节水
C.农业节水
D.生态节水
6.我国农业浇灌用水利用率较低,缘由是我国主要的浇灌方式为()
A.漫灌 B.滴灌 C.喷灌 D.根灌
7.下列解决水资源短缺的措施中,不属于节流措施的是()
A.改进浇灌技术
B.提高水的重复利用率
C.提高公民节水意识
D.海水淡化
解析第5题,由图可知,我国农业用水占用水总量的64.6%,因此农业节水是解决我国水资源短缺的重点。第6题,漫灌是我国主要的浇灌方式,由于渗漏和蒸发,浇灌用水利用率较低。第7题,海水淡化属于开源措施。
答案5.C6.A7.D
2024年3月22日是其次十九届“世界水日”,3月22—28日是第三十四届“中国水周”。联合国确定2024年“世界水日”的主题为“ValuingWater”(珍惜水、爱惜水)。据统计,全世界约60%的地区面临供水不足的问题,许多国家闹“水荒”。据此完成8~9题。
8.近几年来,世界上水资源不足的国家明显增多,其主要缘由是()
A.温室效应导致全球气候变暖,蒸发加剧
B.森林被大量砍伐,森林调整气候的作用减弱
C.人口增加,工农业快速发展,需水量大增
D.水资源的数量是有限的,用一点就少一点
9.水资源不足是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的“瓶颈”,解决其缺水问题的可行措施是()
①大面积人工降雨②跨流域调水③因地制宜,植树种草,退耕还林,退耕还牧④节约用水,合理用水,防治水污染⑤人工措施溶化西北冰川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④
解析第8题,世界水资源短缺的主要缘由是人口增加,工农业快速发展,需水量大增。第9题,人工降雨只会对小范围、短时间内的缺水有帮助,且大面积人工降雨不现实;人工措施溶化西北冰川会带来生态环境问题,是不行取的。解除①⑤。
答案8.C9.B
1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我国内流区和外流区主要河流的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我国水资源丰富,占全球水资源总量的6%,居世界第六位,但人均拥有量约为世界人均拥有量的1/4。我国有10个省级行政区的水资源已经低于生存线,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1000立方米。
材料三中国七大水系中,目前绝大部分河段污染严峻,约86%的城市河段水质普遍超标。
(1)从以上材料可看出,我国水资源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什么?
(2)结合材料一分析我国华北地区春旱的自然缘由。
(3)上海地处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目前也出现了严峻的水资源问题,可以实行的合理措施有哪些?
解析第(1)题,由材料一可知,我国降水夏秋多、冬春少,东南多、西北少,所以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由材料二可知,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不足;由材料三可知,水污染问题严峻。第(2)题,我国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降水集中于夏季,降水季节变更大,春季时雨季还没有到来,降水少,春季气温回升快,大风日数多,蒸发旺盛,使得该地区春旱严峻。第(3)题,上海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我国水资源丰富地区,该地水资源短缺主要是由水污染问题引发的,所以要防治水污染,改善长江、太湖的水质;针对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