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语文 第12课 苏武传教学实录5 新人教版必修4.docx

发布:2025-04-14约4.2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教学实录5新人教版必修4

主备人

备课成员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高中语文第12课苏武传教学实录5

2.教学年级和班级:高中一年级1班

3.授课时间:2023年3月15日星期三10:00-10:45

4.教学时数:1课时

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历史人物和事迹的尊重与理解,提升文化自信。

2.增强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提高对历史文献的解读与分析水平。

3.培养学生透过文本感知历史人物的情感与品格,提升审美鉴赏能力。

4.引导学生学会在历史语境中思考,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

学生在进入高中阶段前,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古文阅读基础,对文言文的语法结构和常用词汇有一定了解。然而,对于《苏武传》这样的历史传记,学生在理解和分析人物情感、历史背景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为这类文本对学生的历史知识和文化素养要求较高。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

高中一年级的学生对历史人物和事迹普遍感兴趣,但由于个体差异,学生对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可能具有较强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能够快速把握文本主旨;而另一些学生可能更倾向于形象思维,需要更多直观的辅助材料来帮助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学生在阅读《苏武传》时,可能会遇到以下困难:一是对文言文词汇的生僻和不熟悉;二是对于历史事件的背景和人物性格的把握不够深入;三是无法将文本中的历史信息与个人生活经验相联系。此外,学生在分析人物情感和道德抉择时,可能面临价值判断的困惑。教师需要通过多种教学策略帮助学生克服这些困难。

学具准备

多媒体

课型

新授课

教法学法

讲授法

课时

第一课时

步骤

师生互动设计

二次备课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梳理《苏武传》的故事脉络和人物关系,为学生理解文本内容打下基础。

2.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苏武的忠诚与坚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人物性格,培养批判性思维。

3.角色扮演法:让学生扮演苏武等角色,模拟历史场景,加深对人物情感和行为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展示:利用PPT展示《苏武传》的历史背景、人物形象和相关图片,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文言文朗读:通过音频或视频材料,让学生跟读文言文,提高对文言文语音的感知和语感。

3.网络资源整合:利用网络平台,提供相关的历史资料和研究成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在线平台发布《苏武传》的背景介绍、人物简介等预习资料,明确要求学生阅读并思考苏武的性格特点及其在困境中的表现。

设计预习问题:设计问题如“苏武坚守节操的原因是什么?”“你认为苏武的行为体现了怎样的道德品质?”等,引导学生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学生提交的预习成果和课堂提问来监控预习效果。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阅读预习资料,了解《苏武传》的基本内容。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形成自己的观点。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笔记或思考结果以电子文档形式提交。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在线平台进行资料共享和监控。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以苏武的故事视频作为导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讲解苏武在匈奴的生活经历,分析其不屈不挠的精神。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苏武的道德选择,进行角色扮演,体验苏武的内心世界。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详细解答。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学生认真听讲,积极思考。

参与课堂活动: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

提问与讨论:学生提出问题,参与讨论。

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教师讲解《苏武传》中的关键知识点。

活动法:通过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苏武的品格。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苏武精神的感悟文章。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苏武相关的历史书籍和纪录片,供学生进一步学习。

反馈作业情况:批改作业,提供反馈。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学生完成感悟文章,反思自己的学习。

拓展学习:学生利用推荐资源进行自主学习。

反思总结: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

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完成作业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学生通过反思总结,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通过课前预习,学生提前接触文本,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

课堂活动中,学生通过讨论和角色扮演,深入理解文本内容,强化对苏武精神的感悟。

课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