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文言虚词推断法及18虚词用法.pptx

发布:2025-04-14约9.84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考文言文复习之虚词推断法

01规定: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用法。02要求掌握18个常见文言虚词: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考纲说明》

选择题,每个选项由两句话组成,其中的一句出自中学语文课本,要求选出选项中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1文言翻译。2考查形式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以母丧解,服除,为工部侍郎????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B.不意休能尔,仁者之勇也???百姓之以王为爱也C.?时政所得失,言之未尝不尽???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D.何自戚戚,不逐去之???长安君何以自托于赵【解析】答案:A。都作介词,因为。B项,第一个结构助词,的;第二个用在主谓之间,不译。C项,第一个“所”,作助词,表示“……情况”;第二个“所”与“为”构成“为所”式,表被动。D项,第一个“何”应该是疑问副词,可译为“为什么”;第二个“何”疑问代词,什么,作介词宾语。A走进高考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遂家焉乃实告焉B、将何作何复尔C、不辞而还裂其衣而束之D、群扶以归欲割颈以塞责耶走进高考【解析】A前一个“焉”是兼词,相当于“于之”。后一个“焉”是代词,代“师”。B中前一个“何”是“什么”,而后一个“何”是“为什么”“怎么”。C中的两个“而”表示承接。D中前一个“以”连词,相当于“而”,表示修饰,后一个“以”是表示目的连词。C

虚词——不能单独成句,意义比较抽象,有帮助造句作用的词。1现代汉语的虚词一般情况下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象声词六类。2文言虚词和实词的分类大体上和现代汉语相同,所不同的是代词一般也归入虚词一类。3

言虚词大多是从实词借用或实词虚化而来的,因而某个词可以同时兼有实、虚两种用法的情形极为常见,学习时必须分清哪是实词,哪是虚词。学法指导1.分清虚实

0102030405谁为大王为此计者《鸿门宴》介词“替”、“给”动词“作出”、“制定”

有些虚词不仅兼有实词的用法,而且在虚词范围内又大都有多种用法,这要根据它在句子里的作用来确定。01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02代词03代上文的“君子”04副词05相当于“难道”,加强反诘语气062.辨明用法

3.通晓古今学不可以已C、有的用法发生了细微的变化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表原因(现结果)。D、有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古今异义)要确切了解文言虚词的用法,还应常与现代汉语进行比较,弄清一些常见虚词的古今变化,准确掌握这些词与现代汉语中那些词相当。A、少数沿用下来发语词夫、盖,语气词矣、哉B、有的完全消失贰壹叁

文言虚词中还有一些特殊现象,要特别注意。1兼词2兼词是指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作用的单音词,它所兼的两个词属于两个不同的词类。3投诸渤海之北4虚词的连用5虚词的连用是为了加强语气,较多的是两个虚词的连用,也有三个连用的。6而已矣74.注意特殊现象

用法灵活往往一个字有好几种用法,好几种解释,甚至分属好几类词。使用频率高许多常用的虚词,在一篇中会多次出现。语法功能强实词往往要靠虚词的组合、连接、辅助而成为完整的句子,体现不同的意思,抒发不同的感情,表达不同的语气。发展变化大。文言虚词有以下几个特点

虚词词性

代词代替名词、名词性词组成句子的词。分为三类:人称代词。指示代词。疑问代词。人称代词如“吾”、“尔”、“汝(女)”;指示代词如“是”、“此”、“彼”、“兹”等。疑问代词如“何”、“奚”、“焉”等。

例如:①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②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表示动作、行为、发展、变化、性质、状态的程度、范围、时间等的词。副词能修饰动词、形容词,不能修饰名词、代词、数量词。

例如:①公【为我】献之。②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③请【以剑】舞。④【以资政殿学士】行⑤故燕王欲结【于君】。介词与名词、代词及某些名词性词组结合,组成介词结构,表示动作行为的方向、对象、处所、时间等意义的词。根据介词结构的意义和它们与中心语的关系,可以分为时地介词、原因介词、方式介词、人事介词四种。介词结构主要充当句子的状语。

例如:①“而”②河水清且涟漪。③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连词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或句子与句子、表示某种逻辑关系的词。根据连词所表示的关系,可以分为联合连词、偏正连词。表联合关系又可分为并列连词、递进连词、选择连词、承接连词四类。表偏正关系的又分为让步转折连词、因果连词、假设连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