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与教学【教学内容分析】.PDF
第六章综合与实践的内容与教学
【教学内容分析】
综合与实践本质上是指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解决活动,一方面作为知识领域,
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突出强调前三大领域知识
的综合应用,是小学数学学习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能
够全面了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主题内容,在实际情境和真实问题中,小
组合作设计主题活动,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
积累活动经验,感悟思想方法,掌握综合与实践领域不同类型活动教学的主要策
略,增强对数学问题的理解。
【学习目标】
价值目标:能够在小组合作设计主题活动的过程中,体验小学数学跨学科教
学的趣味,感受小学数学教学的乐趣,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知识目标:了解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课程改革;熟悉小学数学“综
合与实践”领域的课程内容;掌握不同类型综合与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能力目标:能够选择“综合与实践”领域的内容,在分析课标及教材的基础
上科学地设计教学方案,有效实施教学活动,并能运用多种方式开展教学评价。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熟悉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的主题内容、掌握综合与实践的
教学策略。
2.教学难点: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不同类型综合与实践活动教学策略的掌握。
【教学方法与手段】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
【课程思政设计】
通过小组合作设计主题活动,能够提升跨学科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能具备主动学习、思考的学习态度及沟通交流、团队协作的能力。能树立正确的
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形成浓厚的教育情怀。
【教学过程】
第一节“综合与实践”领域的课程改革
[案例导入:说法怎么这么多?]
有一位年长的小学教师抱怨“综合与实践”在课程改革中的叫法总是变:最
早叫“应用题”,后来强调“实践活动”,接着又开始叫“实践与综合应用”,现
在又变为“综合与实践”。
那么,在这些不同的叫法背后反映了怎样的课程改革理念与改革历程呢?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实践没有止境,理论创新也没有止境。”小学数
学具有基础性强、应用性广的特点,且与小学生的生活联系密切。但人们对实践
活动经验在小学生数学学习中的辅助作用以及小学数学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
用价值与教育价值的认识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探索和逐步深化的过程。
[学生思考讨论,教师总结补充]
一、小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与特点
作为知识领域,或者学习领域的小学“综合与实践”到底是指什么,有什么
特点呢?
(一)小学“综合与实践”的内涵
所谓“综合与实践”是指具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解决活动,通常有两种理解:
一是作为知识领域或学习领域,它是小学数学四大学习领域之一,是在课内进行
的,区别于“数与代数”“图形与几何”“概率与统计”三个数学分支领域的一类
知识;它是以问题为载体、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的学习活动,突出强调三类知识
的综合应用。二是作为课程,它是在课外组织进行的,区别于教材文本等理论课
程的经验或实践,是以问题为载体,解决问题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课程。它有别于
学习具体知识的探索活动,更有别于课堂上教师的直接讲授;它是针对某些现实
问题情境,借助已经学过的知识和方法,在教师引领下,学生主动且全程参与,
包含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相对完整的学习实践活动。
因此,“综合与实践”不同于通常所说的数学课外活动,也不同于期中或期
末的综合复习活动,还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解题活动,它是有一定难度的综合性
的问题解决活动。这种活动会用到不同学科的知识,特别是数学三大领域的数学
知识技能、思想方法、数学经验与数学能力、数学方法和工具,以及学生已有的
各种具体情感体验,但又不是这些要素的简单堆砌和套用,而是以问题的解决过
程为核心将这些要素重新组织并整合的。
(二)小学“综合与实践”的特点
1.综合性
所谓“综合性”具有两层含义:一是指综合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
的实际问题;二是指把数学和其他学科联系起来解决实际问题。“综合”是相对
的,其涉及的形式大致包括主题研究(或课题研究)、社会实践学习、生活学习等。
“综合与实践”重在综合,要引导学生跨学科、跨课程、跨领域学习。这里
的“综合”不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