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房子原创教案及反思.doc
新北区小河中心小学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小河中心小学
班级:二(1)班
设计者:朱琳
日期:12月8日
学科:语文
课题:云房子
教时:2
课型:童话
教学目标设计依据:
1、教材分析
《云房子》是一篇童话故事,相较于本单元另外两篇课文《水乡歌》和《夕阳真美》,这篇课文更加充满童趣,符合二年级孩子的年龄特点。全文用拟人化的手法,写了一群小鸟用白云造了许多形态各异的云房子,并在其间愉快地玩耍时,忽然一阵风把云房子吹小了,吹没了,但回复平静的天空依然美丽!在这篇课文中,始终给人以“奇”、“趣”、“美”的享受。仰望蓝天,突然横空出世了这么多造型迥异的云房子,谁能说不是一次奇妙的经历呢?每只小鸟沉醉在乔迁之喜的快乐中,个个满面春光,呼朋唤友,好不热闹,多有趣啊!有云时,云朵千姿百态逗人喜爱;有风时,云朵散去,天空更显洁净艳丽,此时的天空更美,是洗净铅华后的一种美,是宁静致远的一种美,是更耐人寻味的一种美。
这是一篇适合提升学生想象能力的美文,通过语言描绘情境、图片展现情境、学生表演体验情境等,将学生带入意境之中,让学生始终处在一个童话般的世界里,使学生与大自然的距离接近了,从而加深对课文的体验和理解。同时,结合教师的引导,学生自然而然地把他们所思、所想、所知都说出来了。在想象云房子的形状时,要从课文提供词语、句子、结构入手“引”,引领着他们想那些能与自己的知识经验碰撞出思维火花的东西,重心下移,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这样教学的难点就能迎刃而解。这也是一篇适合提升学生朗读能力的美文,要放开手脚,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读者”,边读边想,边想边读,在“读”与“想”的进程中有所领悟,有所提高。
2、学生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在语文能力上相较于一年级学生有了一个较大的提升,能运用多钟方法识字,语言表达亦日趋完整、流畅,在学习活动中,学生的自主性也更强了。本班有一部分学生在课堂上有表达的欲望,思维比较活跃,有五六个学生敢于挑战难度较高的问题,敢于质疑。半数学生对于没有难度的问题能很积极地参与,难度高的经常就只能人云亦云。在课堂上还要培养他们独立思维的能力,重心下移让这部分孩子能表达自己的想法,打开这部分学生的思路,从而提升理解文本的深度和广度。另外还有十几个学生性格内向,在课堂上处于旁观者的位置,对于这部分学生要充分给与其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二年级的教材中,优美的语句、语段明显比一年级增多,内容更加丰满。学生在阅读时只留意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而忽略对文章的整体感知,缺乏品味、咀嚼语言的能力,阅读时没有积累的敏感和习惯。云是大家常见的自然现象,但我们的学生缺少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加上最近天空中基本看不到那种形态各异的云,有的只是灰蒙蒙的天空,这样一篇生动有趣、极富美感的课文,需要带着孩子细细地读,通过想象来感悟云儿的千姿百态,通过表演来体会小鸟的欢乐,通过品读来发现这蓝天白云原来是这么的美,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阅读品质,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设计者:朱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文中优美的语句,培养学生品读词句的能力。
2、在对课文内容有所体悟的基础上,通过想象表演来感受云的美,体会小鸟的心情。?
3、培养学生爱观察,爱思考,爱幻想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常规积累
和学生一起背诵儿歌
背诵相关儿歌
营造学习气氛
二、复习
1、揭示课题。
2、出示生词。
1、齐读课题。
2、自己读,开火车读。
复习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奠基。
三、感悟美
(一)感悟想象云房子的千姿百态。
1、引入:刚下了一场雨,太阳公公还没来得及把云全收回去,有一些就留在天上了。瞧,小鸟儿飞来了,听,它们在说些什么呢?
2、感悟朗读句子:有的像大冬瓜那样傻傻地横着......小的只可以住进一只麻雀。
3、合作设计云房子。
(二)表演体会小鸟的欢乐。
看着千姿百态的云房子,小鸟的心情这么样?
(三)品读发现蓝天的美
读好“哇!这么多白云。我们来造云房子。”
小鸟造了怎样的云房子?
你最喜欢哪座云房子?为什么?
试着背诵。
四人小组讨论,用“有的像......有的像......还有的像......”练习说话。
学生表演,体会小鸟的快乐。
抓住“笑眯眯的太阳、水汪汪的蓝天”来感悟天空的纯净。
重心下移,留给学生自主选择的空间,给学生插上想象的翅膀,感受云房子的形态各异。创设情境,通过表演唤起学生的童真,更真切地体会小鸟的快乐。
四、总结延伸
1、感情朗读全文
2、师生共读《给一片纯净的蓝天》
1、齐读全文。
2、读诗歌,进一步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诗歌的出现,是对课文的一个延伸,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
五、指导写字
出示三个生字“客、然、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