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徒手心肺复苏术 急诊科课件.ppt

发布:2019-05-22约5.3千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全身体格检查内容 一般检查 (血压、淋巴结) 头部(眼) 颈部(甲状腺、气管) 胸部 腹部 生殖器、肛门、直肠 脊柱与四肢 神经系统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 全身体格检查提纲 (一)一般检查/生命体征 1. 器具齐备,病人取仰卧位,站在病人右侧, 向病人问候,告之查体注意事项; 2. 测量体温(腋探,10分钟); 3. 检查脉搏,至少计数秒; 4 .观察病人呼吸频率,计数30秒; 5 .测量右上臂血压(2次); 6 .观察发育、营养、体型、面容表情和体位。 (二)头部 7. 观察头发,头颅外形 8. 触诊头颅 9. 观察眉毛眼睑,翻转上眼睑,观察上下睑结 膜,穹隆结膜、球结膜及巩膜,先左后右; 10.观察眼球外形,双侧瞳孔 11.取手电筒,检查左右瞳孔的直接和间接对光射; 12.检查左右眼球运动 13. 检查集合反射(包括调节反射和辐辏反射) 14. 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先左后右 15. 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气 16. 触压双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 17. 观察口腔;用消毒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 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等 (三)颈部 18.观察颈部皮肤、血管,先左后右,观察甲状腺; 19.按顺序触诊颈部淋巴结:耳前、耳后、乳突区、 枕后、颈后三角、颈前三角、颌下、颏下、锁 骨上淋巴结; 20.触诊甲状腺峡部和左右叶 21.触诊左右颈动脉 22.触诊气管位置; 23.听诊颈部血管性杂音,先左后右,甲状腺无肿 大则无须听诊; 24.测试颈部强直,观察两膝关节和髋关节的活动 (四)前胸部及肺部 25. 视诊前胸部皮肤、呼吸运动、肋间隙、胸壁 静脉,蹲下观察胸廓外形,视诊后侧乳房、 乳头的位置; 26. 触诊腋窝淋巴结,(顶部、前壁、内侧壁,后 壁、外侧壁,先左后右); 27. 触压胸廓,了解胸廓弹性,检查皮下气肿、 胸壁压痛、胸骨压痛; 28. 女性则常规触诊乳房,先查健侧后查患侧, 按内上、外上、尾部、内下、外下由浅到深 触诊,最后触诊乳头(左顺时钟,右逆时钟) 29. 在胸廓前下部的对称部位检查胸廓扩张度; 30. 触诊胸部上、中、下三部位的语音震颤; 31. 触诊胸膜摩擦感; 32. 检查胸部叩诊音分布,按自上而下,由外向 内,两侧对照的原则叩诊; 33. 肺下界叩诊:按右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 下角线顺序叩诊三条线; 34. 肺部听诊:上中下部左右对称部位听诊; 35. 检查语音共振。检查上中下三个部位,作两 侧对比; 36. 听诊胸膜摩擦音:深吸气,在前下胸壁听诊 (五)心脏 37. 观察心前区是否隆起、心尖搏动、心前区异 常搏动; 38. 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包括剑突 下搏动)和震颤; 39. 触诊心包摩擦感:在L3-4肋间用手掌触诊; 40. 叩诊心浊音界:先左后右,从下到上,右外到内 41. 心脏听诊:先在心尖搏动最强的部位听诊心 率、心律、心音(强度、分裂、额外心音)、 杂音,然后依次在P瓣区、A瓣区和T瓣区; 42. 听诊心包摩擦音。 (六)背部 43. 触诊皮肤,被检查者坐起,两手抱膝暴露背部; 44. 触诊胸廓扩张度 ; 45. 语音震颤; 46. 叩诊双侧后胸部; 47. 叩诊肺下界和肺下界移动度; 48. 听诊双侧后胸部; 49. 听诊语音共振; 50. 检查肋脊点、肋腰点压痛和左右肾区叩击痛 51. 观察脊柱的活动度; 52. 检查脊柱弯曲度、压痛、叩击痛。 (七)腹部 53. 视诊腹部外形(蹲下平视)、腹部皮肤、呼吸 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或蠕动波; 54. 右下腹听诊肠鸣音(1分钟) 55. 听诊有无血管杂音; 56. 腹部浅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 检查Mcburney点反跳痛; 57. 腹部深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进行) 58. 肝脏触诊:用双手触诊法,取右锁骨中线和前 正中线两处进行,肝大者做肝颈静脉回流征检查; 59. 脾脏触诊:必要时可取右侧卧位检查; 60. 检查胆囊点有无触痛; 61. 肾脏触诊:双手触诊法; 62.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