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徒手心肺复苏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心肺复苏术 现代心肺复苏术最早自1960年提出。 AHA心肺复苏指南( 1974年、1980年、1986年、1992年和2000年、2005年、2010年、2015年版。。。) 基础生命支持BLS 高级心血管生命支持ACLS 心脏骤停后救治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2010.美国心脏协会心肺复苏视频教程] 2016/3/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 2016/3/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 2016/3/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 心脏骤停的识别 意识判断:拍肩、呼叫,判断病人意识,发现病人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快来抢救病人,准备除颤仪”或报警。(如果适用)通过移动通讯设备启动应急反应系统,以便在呼救的同时尽可能快的早期复苏。 检查有无颈动脉搏动: 救护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摸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处,再滑向一侧致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的颈A处,检查颈A是否有搏动,历时5-10S(可数1001、1002、1003、1004、1005以确定时间),检查脉搏的同时可判断病人呼吸情况: ?如无脉搏,立即进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按压时观察病人面部反应。 ?如有正常脉搏,但没有正常呼吸,应给予人工呼吸,即每 5 至 6 秒钟 1 次呼吸(或每分钟 10 至 12 次呼吸),约每两分钟检查一次脉搏。如果没有脉搏,开始胸外心脏按压。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胸外按压技巧: 按压部位:成人:胸骨中下1/3交界处。 儿童:将双手或一只手(对于很小的儿童可用)放在胸骨的下半部; 婴儿:1 名施救者将 2 根手指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线正下方2 名以上施救者将双手拇指环绕放在婴儿胸部中央,乳线正下方。 按压手法(成人):按压时,操作者紧靠患者一侧并根据患者位置高低分别采取跪、站等,一手手掌根部放于胸骨按压部位,另一手掌根部放在此手背上,双手掌跟重叠,手指不接触胸壁,手臂伸直,身体前屈,腕、肘、肩关节成一条直线,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匀,不可使用瞬间力量,确保按压力量垂直于胸骨上,尽可能减少胸外按压中断的次数和时间,中断时间限制在 10 秒以内。当有2名或以上的施救者在场时,应每2分钟(或者在每5个30:2的按压-通气循环)就轮换一次以避免疲劳影响按压的质量,每次轮换要在5秒内完成。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胸外按压技巧: 按压深度:成人至少5厘米同时避免胸部按压深度过大(不超过6cm),儿童至少1/3前后径大约5厘米(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则同成人),婴儿至少1/3前后径大约4厘米。应避免在按压间隙倚靠在患者胸上,以便每次按压后使胸廓充分回弹,保证是松开与压下的时间基本相等 按压频率:100 至 120 次每分钟,按压与放松的时间比应为1:1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率:成人不论单人或双人均为30:2.儿童和婴儿单人30:2双人15:2,新生儿:按压通气比3:1(每分钟 90 次按压和 30 次呼吸)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开放气道 仰头举颏法:抢救者站在病人右侧,左手置于病人前额上用力向后压,同时右手食指和中指放在病人下颌骨下缘,将颏部向上向前抬起,如有颈部损伤或怀疑颈部损伤不用此种方法打开气道。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开放气道 托颌法:操作者双手将下颌角托起,使其头后仰,下颌骨前移,使气道打开(用于颈部损伤或疑有颈椎损伤者)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人工呼吸: 开放气道后立即进行吹气2次,每次吹气时间超过1S,每次须使胸部隆起。 成人CPR期间的潮气量大约500~600ml(6~7ml/kg) 避免呼吸次数太多或呼吸用力过度造成过量通气。 2016/6/16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中江县人民医院急诊科 何诚成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