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docx
《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自考试题及答案解析(一)
一、单选题
1.教育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在()
A.直觉观察时期
B.分析为主的时期
C.系统综合发展时期
D.前实证主义时期
答案:C
解析:在系统综合发展时期,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形成独立的专门研究领域,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2.下列不属于学前教育研究特点的是()
A.多因素
B.实践性
C.持久性
D.复杂性
答案:C
解析:学前教育研究具有多因素、实践性、复杂性等特点,持久性并非其典型特点。
3.研究问题的来源不包括()
A.从教育实践中发现问题
B.从理论学习中发现问题
C.从他人研究中发现问题
D.从个人兴趣中随意确定问题
答案:D
解析:研究问题应具有一定的科学性、价值性和可行性,不能仅从个人兴趣随意确定。
4.下列属于描述性研究的是()
A.实验研究
B.调查研究
C.行动研究
D.个案研究
答案:B
解析:调查研究主要是对研究对象的现状、特征等进行描述,属于描述性研究。
5.按照研究目的划分,教育研究可以分为()
A.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
B.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C.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D.个案研究和群体研究
答案:A
解析:按研究目的可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旨在揭示规律,应用研究侧重解决实际问题。
6.以下抽样方法中,属于概率抽样的是()
A.方便抽样
B.配额抽样
C.整群抽样
D.目的抽样
答案:C
解析: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分成若干群,然后随机抽取部分群作为样本,属于概率抽样。
7.观察法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可分为()
A.直接观察与间接观察
B.参与性观察与非参与性观察
C.自然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D.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答案:C
解析:按观察的情境条件可分为自然观察(在自然情境下)和实验室观察(在人为控制的实验室环境中)。
8.访谈法中最常见的类型是()
A.个别访谈
B.集体访谈
C.结构性访谈
D.非结构性访谈
答案:A
解析:个别访谈是访谈法中最常见的类型,便于深入了解被访谈者的观点。
9.问卷调查法的优点不包括()
A.标准化程度高
B.能有效控制研究过程
C.可以进行大规模调查
D.结果易于量化分析
答案:B
解析:问卷调查法虽然有诸多优点,但较难有效控制研究过程中的各种因素。
10.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不包括()
A.自变量
B.因变量
C.无关变量
D.控制变量
答案:D
解析:教育实验研究的基本要素包括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
11.下列属于内在效度威胁因素的是()
A.测验
B.统计回归
C.样本流失
D.以上都是
答案:D
解析:测验、统计回归、样本流失等都可能影响实验的内在效度。
12.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是()
A.计划
B.行动
C.观察
D.反思
答案:B
解析:行动是行动研究的核心步骤,通过实际行动来解决问题。
13.个案研究的对象通常是()
A.一个个体
B.一个群体
C.一个事件
D.以上都可以
答案:D
解析:个案研究的对象可以是一个个体、一个群体或一个事件。
14.内容分析法的主要步骤不包括()
A.确定分析单元
B.抽取样本
C.编码
D.实验操作
答案:D
解析:内容分析法主要包括确定分析单元、抽取样本、编码等步骤,不涉及实验操作。
15.信度是指研究结果的()
A.准确性
B.可靠性
C.有效性
D.代表性
答案:B
解析:信度是指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16.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
A.准确性
B.可靠性
C.有效性
D.代表性
答案:C
解析: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即研究能够准确地测量到它所要测量的东西。
17.下列属于文献的外部特征的是()
A.主题
B.关键词
C.作者
D.摘要
答案:C
解析:作者属于文献的外部特征,主题、关键词、摘要属于文献的内容特征。
18.按照文献的加工程度,学位论文属于()
A.一次文献
B.二次文献
C.三次文献
D.零次文献
答案:A
解析:学位论文是作者本人的研究成果,属于一次文献。
19.研究报告中,对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进行概括性介绍的部分是()
A.标题
B.摘要
C.引言
D.结论
答案:B
解析:摘要部分对研究目的、方法、结果等进行概括性介绍。
20.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时,应()
A.只关注与预期相符的结果
B.忽略与预期不符的结果
C.客观分析所有结果
D.夸大研究结果的意义
答案:C
解析:对研究结果进行解释和讨论时,应客观分析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