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学》考试题有答案.docx
《学前教育学》考试题有答案
一、单选题
1.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创立者是()
A.福禄贝尔
B.夸美纽斯
C.卢梭
D.洛克
答案:A。福禄贝尔于1837年在勃兰根堡开办了一所招收17岁儿童的教育机构,1840年正式命名为“幼儿园”,他也被称为“幼儿园之父”。夸美纽斯是捷克伟大的教育家,著有《大教学论》等,主张泛智教育;卢梭是法国启蒙思想家、教育家,著有《爱弥儿》;洛克是英国哲学家、教育家,提出“白板说”。
2.学前教育的实施主要有两种形式,即()
A.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
B.学前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C.学前社区教育和幼儿园教育
D.学前社区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
答案:A。学前教育的实施形式主要有学前家庭教育和学前公共教育。学前家庭教育是在家庭中由家长对学前儿童进行的教育;学前公共教育是由社会专职人员在学前教育机构中对学前儿童进行的保育和教育。幼儿园教育属于学前公共教育的一种重要形式;学前社区教育也是学前公共教育的一部分,但表述不全面。
3.认为儿童是“小大人”的儿童观是()
A.古代儿童观
B.中世纪儿童观
C.文艺复兴时期儿童观
D.现代儿童观
答案:A。古代儿童观把儿童看作是“小大人”,认为儿童与成人没有本质区别,只是身体大小和知识多少的差异,忽视了儿童的独特性和身心发展规律。中世纪儿童观受宗教影响,认为儿童是带着“原罪”来到人间的;文艺复兴时期开始强调儿童的天性和权利;现代儿童观强调儿童是独立的个体,有自己的权利和价值。
4.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符合()
A.独立自主性原则
B.发展适宜性原则
C.保教结合原则
D.综合性原则
答案:B。发展适宜性原则是指幼儿园环境创设要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和谐地发展。学前阶段的幼儿手部小肌肉发育不完善,过早要求他们写字不符合其身心发展特点,所以我国幼儿园通常不要求在学前阶段教孩子写字,这体现了发展适宜性原则。独立自主性原则强调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能力;保教结合原则强调保育和教育相结合;综合性原则强调教育内容和方法的综合。
5.幼儿教师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源自()
A.福禄贝尔创设幼儿园后
B.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
C.英美幼儿教育兴起
D.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
答案:A。福禄贝尔创设幼儿园后,幼儿教育有了专门的场所和系统的教育内容,幼儿教师也逐渐从教师系列中分化出来,成为一种专门的职业。现代家庭教育的兴起与幼儿教师的分化没有直接关系;英美幼儿教育兴起是幼儿教育发展的一个方面,但不是幼儿教师分化的源头;中国蒙养院建立之时借鉴了国外的幼儿教育模式,但不是幼儿教师分化的起源。
6.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避免使用否定性的语句,这是由于()
A.按规定不能用
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
C.说否定句有损教师形象
D.容易造成幼儿的逆反心理
答案:B。小班幼儿年龄小,语言理解能力弱,对于否定性语句的理解存在困难。例如,教师说“不要在地上爬”,幼儿可能只听到“地上爬”,而不理解“不要”的含义。所以教师在向小班幼儿描述常规时应使用肯定性的语句,如“请在椅子上坐好”。按规定不能用这种说法不准确;说否定句与教师形象无关;小班幼儿还没有明显的逆反心理。
7.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是()
A.经济性原则
B.安全性原则
C.参与性原则
D.开放性原则
答案:B。安全性原则是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幼儿身体发育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幼儿园的环境必须确保幼儿的安全,包括物质环境的安全,如设施设备的牢固、无尖锐边角等,以及精神环境的安全,如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避免给幼儿造成心理压力。经济性原则强调在环境创设中要考虑成本;参与性原则鼓励幼儿参与环境创设;开放性原则要求幼儿园环境与外界环境相联系。
8.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
A.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B.确保幼儿心理健康
C.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
D.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
答案:C。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是全面促进幼儿素质和谐发展,包括身体、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多个方面。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但不全面;确保幼儿心理健康也是其中一部分;使幼儿获得一定的知识只是幼儿教育的一个方面,不能涵盖幼儿教育的中心任务。幼儿教育要为幼儿的一生发展奠定基础,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9.幼儿的知识结构建立在()基础之上。
A.幼儿的思维能力
B.幼儿的感性经验
C.知识的系统化
D.科学性
答案:B。幼儿的思维具有直观形象性,他们主要通过感知觉来认识世界,获得感性经验。幼儿的知识结构是在这些感性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建立起来的。幼儿的思维能力是在知识积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