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讲课比赛心肺复苏.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口对口人工呼吸 口对口人工呼吸时要用一手将病人的鼻孔捏紧(防止吹气气体从鼻孔排出),用口唇严密地包住昏迷者的口唇(不留空隙),注意不要漏气,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静呼吸,将气体吹入人的口腔到肺部。吹气后,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的手指,使气体呼出。观察人的胸部有无起伏,如果吹气时胸部抬起,说明气道畅通,口对口吹气的操作是正确的,每次呼吸超过1秒。 口对鼻人工呼吸 口对鼻人工呼吸与口对口人工呼吸类似,一般用于婴幼儿和口腔外伤者。 球囊—面罩人工呼吸(3C) 右手将面罩置于患者的脸部 将中指、无名指、小指放在下颚部 用拇指和食指按在面罩上,保持头部后仰、下颚抬高 用左手挤压气囊,并观察胸阔起伏 以2秒钟给予人工呼吸 当有两位施救者则一人两手固定面罩,另一人挤压气囊。 避免过度通气 电除颤 ①VF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导致心跳呼吸骤停的心律失常; ②电除颤是终止VF最有效的方法; ③随着时间的推移,除颤成功率迅速下降。在未同时实施心肺复苏的情况下,从电除颤开始到生命终止,每延迟1min,VF致患者的存活率下降7%~10%; ④短时间内VF即可恶化并导致心脏停搏 AED AED只有在具有以下三种临床发现时应用: 1.没有反应 2.没有有效的呼吸 3.没有循环征象 AED使用步骤 1.打开电源 2.贴上电极片:一个贴在右锁骨正下方,一个贴在左乳头外侧使顶端位于腋下4-5厘米处。 3 “离开”患者并分析心律 自动分析心律,有室速或室颤存在会有语音提示应予电击并充电 4 “离开”患者并按下电击钮 在按下电击钮前,确定无人在接触患者。 第一次电击后,要重新开始心肺复苏两分钟,如提示室速或室颤持续存在,则再次充电—电击的步骤。 除颤仪 单向波 360J 双向波 200J 浔阳东路57号急救中心:2180120 谢 谢 各位同学,大家下午好,我们今天来学习 * 要讲心肺复苏,不得不提到猝死,猝死是患者突然发生的无法预料的死亡,临床上表现为突然意识丧失,心跳停止,呼吸停止,它可以发生于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而心肺复苏CPR就是针对猝死患者立即采取的紧急抢救措施 * * 右手掌与左手背重叠交叉,左手掌根部一定要居中,不能偏移 地上采用跪姿,双膝平病人肩部 床旁应站立于踏脚板,双膝平病人躯干 伸直上肢 肩手正对 身体重力 垂直下压 按压使胸内压上升 主动瓣开放排血 静脉壁压陷、静脉瓣关闭 放松时、胸内压降为零 主动脉瓣关闭 静脉血回流心脏 * 心肺复苏 急诊科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CPR) 突然的意识丧失、呼吸停止、心跳停止 猝 死 针对猝死患者 采取的 抢救措施 CPR 立即 紧急 心肺复苏 基础生命支持 C-胸外按压 Compression A-开放气道 Airway B-人工呼吸 Breathing D-电除颤 Defibrillation 高级生命支持 药物复苏 Drug therapy 建立高级气道 Advanced airways 机械通气 Mechanical ventilation 心脏骤停后综合征 Post cardiac arrest syndrome 评估:判断意识和呼吸 拍打双肩,凑近耳边大声呼唤,如无反应,则确定为意识丧失 无呼吸或仅为濒死喘息 轻拍重喊 院外:120,999 院内:除颤仪 监护仪 气管插管 呼吸机 开通静脉 立即呼救 摆放体位 仰卧位 整体翻转 施救者位于患者右侧 1、位置:气管与颈部胸锁乳突肌之间的沟内。 2、方法:食指和中指气管向侧方滑动2-3cm至胸锁乳突肌内侧。 时间不超过10s 触诊颈动脉 胸外按压(compression) 按压平面 按压部位 按压手法 按压姿势 按压速度 按压深度 按压平面 硬质平面 地面 硬板床 垫板 两侧乳头连线中点 按压部位 按压部位 食指和中指沿肋弓滑向剑突 按压部位:剑突根部上两横指 按压手法 十指相扣 掌跟按压 按压姿势 肩、肘、腕关 节伸直 垂直于胸壁 按压姿势 借助上半身的体重 肩臂部肌肉的力量 髋关节为支点 垂直向下按压 速度和深度 频率:100-120次/分 深度:5-6cm 注意事项 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为保证每次按压后胸廓充分回弹,施救者在按压间隙,双手应离开患者胸壁 尽量减少中断 避免冲击式按压 按压通气比例 30:2 5个循环更换,5秒 按压在整个心肺复苏中的目标比例至少60% 注意事项 并发症 肋骨骨折 气胸、血气胸 心脏创伤 腹腔脏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