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科版科学四下 1.1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核心素养教学设计 .pdf

发布:2025-04-12约5.55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

《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教学设计

课题名种子里孕育着新生命

科学概念目标

1.知道柩物种子种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2.知道种子都有种皮和胚,有些植物种子中有胚乳。

3.知道胚是新柩物的幼体,新的植物是由的胚发育来的。

4.知道大部分绿色开花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

科学探究目标

核心素养

1.能用解剖的方法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学目标2.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3.能用画图、文字等方法记录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4.能通过观察比较发现种子内部结构的共同特征。

科学态度目标

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表现出对种子内部结构的探究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1.意识到种子是人类的主要粮食资源,保护植物就是保护人类自己。

教学重点知道柩物种子种样,大小、形状等外部形态各不相同。

教学难点会用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

教学方法讲授法、示范法、讨论法、任务驱动、小组合作法、实验法

教师准备:干蚕豆种子、浸泡过的蚕豆种子、放大镜、镶子等;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收集的其他桓物的种子、白纸、活动手册。

一、新课导入

1.教师出示种子的图片并提问:你知道这是什么吗?

教学过程学生思考并回答。

教师点拨:这是两颗菜豆种子。

教师追问:如果条件合适,接下来这两颗种子会怎样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回答。

教师播放视频《种子发芽》,结束后小结:种子在合适的条件下会迅

速成长,就像视频里的种子,短短10天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教师谈话: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种子有什

么特征呢?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思考并回答。

教师谈话:今天我们就来通过一系列科学活动研究一下种子的特征。

【设计意图】

导入部分开门见山,提出种子在土中会怎样变化?学生根据已有经验

知道种子长成柩物。与此同时教师告诉了学生一个科学事实,即绿色

开花柩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新生命的。同时引发学生思考种子与新

生命之间的联系,激发学生探究种子结构特点的欲望。将本节课研究

的话题聚焦为“种子的特征o

二、探索新知

(一)研究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

1.教师谈话:搜集各种植物的种子,观察并描述它们的外部特征。

在观察前,想一想你可以观察种子的哪些外部特征。

学生自由思考并发言。

教师点拨:我们可以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摸一摸表皮光滑

程度、量一量长度等。

2.教师播放观察视频《观察种子的外部特征》,学习观察顺序和方法。

学生组内完成观察任务,并记录自己组内带来种子的外部特征。

3.教师利用表格小结不同种子的特征。

【设计意图】

本环节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观察种柩物种子的外部特征,培养其科学

探究能力。通过谈话激发学生思考,明确观察要点(形状、大小、颜

色等),并结合视频学习观察方法,确保观察的系统性和科学性。学

生分组观察并记录,既锻炼了合作能力,又通过对比不同种子的特征,

深化了对种子样性的理解。最后,教师通过表格总结,帮助学生梳

理知识,形成结构化认知。这一过程不仅符合科学课“基于观察、比

较”的研究方法,也让学生在真实情境中构建知识,提升科学素养。

(二)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特征

1.教师谈话:种子的外部形态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发育成柩物。

它们内部结构是怎样的呢?

学生先预测一下,再把自己预想的结构在纸上画出来,组内交流。

2.教师谈话:取一粒干的蚕豆和用水浸泡一天的蚕豆,观察它们的外

部形态和内部结构有什么不同。

教师在讲台上展示两种状态的蚕豆。

学生观察两种状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