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_2025学年高中地理第三单元区域资源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第一节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__以黄土高原为例教案1鲁教版必修3.doc

发布:2025-04-08约3.51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6-

区域水土流失及其治理—以黄土高原为例

【学习目标】

依据图示能明确黄土高原的位置和范围

理解水土流失的危害

理解并驾驭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成因

【学习过程】

观看视频:CCTV公益广告《水土流失篇黄土高原版》,了解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问题。

【自主学习】结合教材P50-53

黄土高原基本概况

位置及范围:黄土高原位于我国,地处地区,

泛指以西﹑日月山以东﹑以南﹑秦岭以北,面积约30多万平方千米,地表大部分被黄土覆盖,这里,是我国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地区。

二、水土流失的危害

读下列材料,思索总结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的危害表现在那几方面?

材料一

黄土高原在240万年前形成时,每100年沉积1cm,黄土最厚处达40米。现在每年要流失表土层1cm以上,土壤流失速度比土壤形成速度快120—400倍。

依据水土保持部门观测,在黄土高原常年平均流失的16亿吨泥沙中,含有氮、磷钾总量4000万吨。这就使黄土地生产实力大大降低,甚至失去生产力,从而导致和加剧贫困。水土流失使坡耕地成为跑水、跑土、跑肥的“三跑田”。

材料二

归纳:

(1)使耕地土层变薄,土壤养分,耕地质量,导致农作物单产降低。

(2)使大量泥沙汇入黄河,黄河泥沙含量剧增,大量泥沙沉积在下游河床,使黄河下游成为“”。

(3)造成当地恶化,干脆或间接诱发和加剧的发生。

【合作学习】

水土流失的成因

合作学习:通过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51-P53内容,小组探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缘由。

1.自然缘由:

(1)地理位置的特别性:处在各种地理要素的地带,生态环境比较脆弱。

(2)黄土高原的土壤特别性:由粉砂质土状沉积物组成,黄土层极易受到流水的。

(3)黄土高原地区降水季节安排的不均性:多集中于季,且多。

(4)自然灾难的多发性:、塌陷、等时有发生,从而加剧了水土流失。

2.人为缘由:

(1)不合理的利用:采纳的耕作制度;露天导致大面积开挖地表土,破坏植被;无安排的建、修路、建设水利设施等。

(2)破坏:如农垦、营造宫殿、伐木烧薪、斗争等。

【当堂训练】

1、黄土高原主要位于黄河的()

A上游B中上游C下游D中下游

2、黄土高原的地貌特征是()

A地势低平B地势坦荡

C沟谷发育D波状起伏

3、黄土高原植被遭到破坏的多种方式中,最为严峻的是()

A樵采B营造宫殿C过度放牧D毁林开荒

4、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是()

A植被的破坏B不合理的耕作、

C开矿D土质、降水、地质灾难等

5、形成黄土高原地表千沟万壑的主要缘由是()

A风力的沉积B流水的侵蚀

C断裂作用D内力作用

【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讨(结合多媒体)

黄土高原环境恶化的根本缘由是什么?

要解决这一问题,最根本的措施是什么?

人口增长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难频繁

人口增长

生态环境恶化自然灾难频繁

A人均耕地削减,燃料需求增加B扩大荒地开垦面积

C农作物产量下降D破坏植被,开垦荒地,砍伐森林

【课后练习】

黄土高原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黄土区,地下隐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据此回答1—3题。

1.黄土高原的地表形态表现为()

A.峰岭众多,地表坎坷B.喀斯特地貌广布

C.黄土覆盖,平坦广袤D.沟谷纵横

2.目前,影响黄土高原地区地貌的最主要的外力作用是()

A.风力侵蚀B.风力沉积作用C.流水沉积D.流水侵蚀作用

3.本区不合理的耕作制度是()

A.轮作B.轮休C.轮荒D.轮牧

由于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特征,这里的生态系统非常脆弱。据此完成4—7题。

4.有关黄土高原地理环境的过渡性描述不正确的是()

A.从平原向山地高原过渡B.从潮湿向干旱区过渡

C.从森林向荒漠过渡D.从农业向牧业过渡

5.属于黄土高原环境脆弱表现的是()

A.地下矿产多,地面开矿多B.处于平原向山地过渡的地区

C.土壤遭到侵蚀后,难以复原原来的肥力D.水旱灾难频繁

6.黄土高原比较频繁和严峻的自然灾难是()

①地质地震灾难②水旱灾难和气象灾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