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 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教科版 16张.docx
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教科版16张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
2.教学年级和班级:六年级(2)班
3.授课时间:2023年4月10日上午第三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本节课将围绕教科版教材中的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内容,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活动,让学生了解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培养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
核心素养目标
1.运动能力:通过篮球运动的学习和实践,提升学生的运动技能和体能,增强团队合作意识。
2.健康行为:培养学生正确的运动习惯,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养成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
3.体育品德:在篮球活动中,培养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公平竞争的体育精神。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处于六年级,对体育运动的认知和理解已有一定基础。在知识层面,学生对篮球的基本规则和技巧有一定的了解,但深入的运动原理和历史背景知识相对缺乏。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各有差异,部分学生篮球技能较为熟练,而另一部分则需要更多的指导和练习。
学生的行为习惯方面,大多数学生能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但部分学生在体育课上的纪律性有待提高,需要加强规则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此外,学生对篮球运动的兴趣较为浓厚,这有利于本节课的教学开展。然而,由于即将面临毕业,学生对文化课的重视程度可能高于体育课程,这可能会影响到他们对体育课程的态度和参与度。
总体来看,本节课的教学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兴趣,同时结合篮球运动的特点,培养学生们的团队协作和竞技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教学资源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材
-篮球场地
-篮球若干
-体育器材(如计时器、标志物)
-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
-教学PPT
-篮球运动相关视频资料
-学生练习记录表
-竞赛评分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播放一段篮球比赛精彩集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问:“你们知道篮球运动的起源吗?篮球运动有哪些重要的历史时刻?”
-回顾旧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篮球基本规则和技巧,如运球、投篮等。
2.新课呈现(约25分钟)
-讲解新知:
-介绍篮球运动的起源,包括篮球的发明者詹姆斯·奈史密斯以及篮球运动最初的目的和规则。
-阐述篮球运动的发展历程,如篮球运动如何从美国传播到全球,以及篮球运动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特色。
-分析篮球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包括篮球运动的普及程度、国内篮球赛事等。
-举例说明:
-通过展示篮球运动历史上的经典比赛和重要事件,如NBA总决赛、奥运会篮球比赛等,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
-互动探究:
-将学生分组,每组讨论篮球运动在各自家庭、社区或学校的普及情况,以及篮球运动对个人和社会的影响。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
-学生在篮球场上进行分组练习,包括运球、投篮、防守等基本技能训练。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尝试设计一场简单的篮球比赛规则,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和修改。
-教师指导:
-观察学生的练习情况,针对学生的动作技巧进行个别指导,纠正错误动作。
-对学生在设计篮球比赛规则时的疑问和困难,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解答。
4.总结与反思(约10分钟)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篮球运动的起源、发展历程以及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学生分享在练习中的收获和感受,反思自己在篮球运动中的不足之处。
-教师鼓励学生课后继续参与篮球运动,提高自己的体育素养。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篮球运动起源与发展的短文,要求结合本节课所学知识,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观看篮球比赛,了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为下一节课的讨论做好准备。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篮球运动发展史》
-《中国篮球运动史》
-《世界篮球重大赛事回顾》
-《篮球技巧训练指南》
-《篮球运动规则详解》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观看篮球比赛视频,分析比赛中球员的技巧和战术运用。
-阅读篮球运动相关的书籍和文章,深入了解篮球运动的历史和文化。
-调查访问家人、朋友或社区成员,了解他们对篮球运动的看法和参与情况。
-设计一份篮球运动知识问卷,与同学互相测试,检验学习效果。
-参与学校或社区的篮球活动,实践所学篮球技巧,体验团队合作精神。
-探究篮球运动在不同国家的普及程度和发展趋势,撰写研究报告。
-学习篮球运动的裁判规则,尝试担任篮球比赛的裁判,提高自己的规则理解能力。
-创建篮球运动主题的社交媒体群组,分享篮球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