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数据库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郑明言5.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5.55 追加结果生成表 返回 表5.8 SQL 语言功能与其对应语言 返回 图5.56 数据定义查询 返回 图5.57 查询建立的新表 返回 图5.58 输入SQL 语句 返回 图5.59 SQL 查询结果 返回 图5.60 排序设置 返回 * 图5.23 在查询中添加计算字段 返回 图5.24 查询生成的自定义字段数据 返回 图5.25 参数查询设计 返回 图5.26 “输入参数值”对话框 返回 图5.27 单参数查询结果 返回 图5.28 多参数查询设计 返回 图5.29 “输入参数值”对话框(1) 返回 图5.30 “输入参数值”对话框(2) 返回 图5.31 多参数查询结果 返回 图5.32 选择学生表作为数据源 返回 图5.33 选择交叉表的行标题 返回 图5.34 选择交叉表的列标题 返回 图5.35 选择交叉表的计算字段 返回 图5.36 指定查询名称 返回 图5.37 交叉表查询结果 返回 图5.38 在设计视图中创建交叉表查询 返回 图5.39 查询命名 返回 图5.40 交叉表查询结果 返回 图5.41 创建生成表查询 返回 图5.42 为生成表命名 返回 图5.43 创建新表提示框 返回 图5.44 新生成的“学生党员?生成表” 返回 图5.45 条件设置 返回 图5.46 预览删除记录 返回 图5.47 删除确认对话框 返回 图5.48 更新条件设置 返回 图5.49 “更新查询”检索的数据 返回 图5.50 更新记录提示框 返回 图5.51 “追加”对话框 返回 图5.52 创建追加查询 返回 图5.53 输入参数值对话框 返回 图5.54 追加确认对话框 返回 5.8 总 结 提 高 查询是Access 数据库的一个重要对象。查询是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的工具,是在指定的(一个或多个)表中根据给定的条件从中筛选所需要的信息,供用户查看、更改和分析。在Access 中,根据对数据源操作方式和操作结果的不同,查询分为5 种:选择查询、参数查询、交叉表查询、操作查询和SQL 查询。 (1)选择查询。选择查询是最常用的、也是最基本的查询类型,它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检索数据,并且在可以更新记录(有一些限制条件)的数据表中显示结果。也可以使用选择查询来对记录进行分组,并且对记录作总计、计数、平均值以及其他类型的总和计算。 (2)参数查询。执行参数查询时显示对话框以提示用户输入信息,例如检索要插入到字段中的记录或值。可以设计参数查询来提示更多的内容。 下一页 返回 5.8 总 结 提 高 (3)交叉表查询。使用交叉表查询可以计算并重新组织数据的结构,这样可以更加方便地分析数据。交叉表查询计算数据的总计、平均值、计数或其他类型的总和,这种数据可分为两组信息:一类在数据表左侧排列,另一类在数据表顶端排列。 (4)操作查询。使用这种查询只需进行一次操作就可对许多记录进行更改和移动。有 4种操作查询方式。 ① 生成表查询:生成表查询利用一个或多个表的全部或部分数据创建新表。 ② 删除查询:删除查询可以从一个或多个表中删除记录。 ③ 更新查询:更新查询可对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进行全部更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5.8 总 结 提 高 ④ 追加查询:追加查询可将一个或多个表中的一组记录追加到一个或多个表的末尾。 (5)SQL 查询。SQL 查询是用户使用SQL 语句的表达式,可以包含子句创建的查询,也可以用结构化查询语言(SQL)来查询、更新和管理 Access 的关系数据库。 查询准则是数据库管理系统制定的描述用户查询要求的规则。它由数据库定义的运算符、常数值、字段变量、函数构成的条件表达式组成。查询准则一般分为两种:简单准则和复杂准则。 创建查询对象的方法有两种:“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和“使用向导创建查询”。 上一页 返回 表5.1 关系运算符及含义 返回 表5.2 逻辑运算符及含义 返回 表5.3 特殊运算符及含义 返回 表5.4 时间函数名及含义 返回 表5.5 使用文本值作为查询条件示例 返回 表5.6 使用空值或空字符串作为查询条件的示例 返回 图5.1 “查询”对象界面 返回 图5.2 “简单查询向导”对话框 返回 图5.3 为查询指定标题 返回 图5.4 单表查询结果 返回 图5.5 “新建查询”对话框 返回 图5.6 简单查询向导(选定字段) 返回 图5.7 简单查询向导 返回 图5.8 为查询指定标题 返回 图5.9 教师授课查询 返回 图5.10 查询“设计”视图窗口 返回 图5.11 “显示表”对话框 返回 图5.12 添加多个表的查询设计视图 返回 图5.13 从多个表中选择查找的数据字段 返回 图5.14 教师及其授课课程查询结果 返回 图5.15 添加查询条件 返回 图5.16 “学生成绩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