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数据库应用教学课件作者郑明言2.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5 知 识 扩 展 (3)中序遍历右子树。 后序遍历:(又称为后根遍历) 若二叉树为空,则执行空操作。否则: (1)后序遍历左子树。 (2)后序遍历右子树。 (3)访问根结点。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5 知 识 扩 展 2.5.3 排序(Sort) 1. 排序的定义 所谓排序,就是指整理文件中的记录,使之按关键字递增(或递减)次序排列起来。 2. 几种常见的排序 (1)冒泡排序(Bubble Sorting)。 通过对待排序序列从后向前或从前向后(从下标较大的元素开始),依次比较相邻元素的排序码,若发现逆序则交换,使排序码较大的元素逐渐从前部移向后部或较小的元素逐渐从后部移向前部(从下标较大的单元移向下标较小的单元)。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5 知 识 扩 展 (2)简单选择排序(Selection Sorting)。 扫描整个线性表,从中选出最小的元素,将它交换到表的最前面;然后对剩下的子表采用同样的方法,直到子表空为止。 (3)直接插入排序(Insertion Sorting)。 每次将一个待排序的记录,按其关键字大小插入到前面已经排好序的子文件中的适当位置,直到全部记录插入完成为止。 (4)快速排序(Quick Sorting)。 快速排序也称堆排序。任取待排序序列中的某个元素作为基准(一般取第一个元素),通过一趟排序,将待排元素分为左右两个子序列,左子序列元素的排序码均小于或等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右子序列的排序码则大于基准元素的排序码,然后分别对两个子序列继续进行排序,直至整个序列有序。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5 知 识 扩 展 3. 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 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如表2.9 所示。 2.5.4 查找(Searching) 1. 查找的定义 所谓查找是指给定一个值K,在含有n 个结点的表中找出关键字等于给定值K 的结点。 若找到,则查找成功,返回该结点的信息或该结点在表中的位置;否则查找失败,返回相关的提示信息。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2.5 知 识 扩 展 2. 几种常见的查找 (1)顺序查找(Sequential Search)。基本思想是:从表的一端开始,顺序扫描线性表,依次将扫描到的结点关键字和给定值K 相比较,若当前扫描到的结点关键字与K 相等,则查找成功;若扫描结束后,仍未找到关键字等于K 的结点,则查找失败。顺序查找既适用顺序存储结构,又适用链式存储结构。 查找成功的平均查找长度为:(1+2+3+4+…+n)/n=(n+1)/2。 (2)二分查找(Binary Search)。 二分查找又称折半查找,它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查找方法,二分查找要求线性表是有序表,即表中结点按关键字有序,并且要用向量作为表的存储结构。另外,二分查找只适用顺序存储结构,在链式存储结构上无法实现二分查找。 上一页 返回 表2.1 关系R 返回 表2.2 关系S 返回 表2.3(1) R∪S 下一页 返回 表2.3(2) R?S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 表2.3(3) R∩S 上一页 返回 表2.4 关系R 返回 表2.5 关系S 返回 表2.6 选择操作 返回 表2.7 投影操作 返回 表2.8 自然连接操作 返回 图2.1 新建文件窗格 返回 图2.2 模板对话框 返回 图2.3 “文件新建数据库”对话框 返回 图2.4 使用数据库向导创建的“订单数据库” 返回 图2.5 新建的数据库窗口 返回 图2.6 “打开”对话框 返回 图2.7 表间关系 返回 图2.8 树 返回 图2.9 森林 返回 图2.10 二叉树 返回 图2.11 二叉树的五种基本形态 返回 图2.12(1) 满二叉树 下一页 返回 图2.12(2) 完全二叉树 上一页 返回 表2.9 各种排序方法的比较 返回 * 第2 章 构建Access 数据库 2.1 关系数据库 2.2 创建Access 数据库 2.3 Access 表的关系 2.4 总结提高 2.5 知识扩展 返回 2.1 关系数据库 2.1.1 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在关系数据库中,经常会提到关系,属性等概念,为了进一步了解关系数据库,首先给 出一些基本概念。 1. 关系 通俗地讲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二维表名就是关系名。 2. 属性 二维表中的列称为属性(字段);每个属性有一个名称,称为属性名;二维表中对应某一 列的值称为属性值。 下一页 返回 2.1 关系数据库 3. 域 二维表中各属性的取值范围称为域,例如:性别的域为男或女。 4. 元组 二维表中的行称为元组(记录),每张表中可以含多个元组。 5. 关系模式 关系模式是关系名及其所有属性的集合,一个关系模式对应一张表结构。 关系模式的格式: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n)。 6. 候选键 在一个关系中,由一个或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