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 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练作业.docx
3.1大气的组成与垂直分层——高中地理湘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同步课时作业
一、单选题
1.如果用a线表示晨线,b线表示昏线,下列各图表示正确的是()
A.AB.BB.B C.C D.D
辐射逆温经常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地面辐射强烈,热量散失较快,因而出现高层气温反而高于低层气温的现象。图为同一地点在某日三个不同时段的近地面气温垂直分布及逆温层顶高度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2.三个时段中,甲时段大气逆温层厚度最大的原因是()
A.大气辐射强 B.地面温度低 C.地面辐射强 D.大气逆辐射强
3.乙时段下部逆温层转为非逆温层的原因可能是()
A.地面辐射消失 B.太阳辐射减弱 C.地面持续升温 D.大气辐射减弱
4.丙时段可能在()
A.日出前后 B.上午 C.正午 D.夜间
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并于6时56分与距地400千米的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5.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过程中()
A.会依次经过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气温先降低,后升高,再降低,再升高
C.外部空气密度越来越小,气压越来越大
D.超过50千米后各种天气现象逐渐消失
6.中国空间站可能面临的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有()
①超强的紫外辐射
②极光的干扰
③耀斑的突然爆发
④巨大的温差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绝地求生》是广受年轻人喜爱的一款游戏,其中蕴含着不少地理知识。下图中甲示意某海岛,乙示意某队员跳伞时该岛东部地区海陆热力环流、丙示意气温变化特征。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7.某队员在该岛从1500米左右高空跳伞,在其降落过程中,仅从大气的热力状况分析,气温和气压的变化状况是()
A.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B.气温升高、气压升高
C.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D.气温降低、气压降低
8.图乙中,①②③④四地气温最高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9.读图丙,队员降落后可能感觉到海风的时段是()
A.8时至16时 B.16时至次日8时 C.18时至次日6时 D.6时至18时
气球作为探空的工具已被广泛使用。下图示意一探空气球由地面上升至100km高空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0.该探空气球记录的随高度升高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 B.递增→递减
C.递增→递减→递增→递减 D.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11.该探空气球探测到水汽集中分布的层应是()
A.对流层 B.平流层 C.高层大气 D.电离层
北京时间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带着中国人的航天梦想,嫦娥四号探测器在月球背面成功软着陆,实现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软着陆。下图是嫦娥四号运行轨道和过程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2.关于图中天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图中天体系统属于河外星系 B.图中天体系统和太阳系的级别相同
C.嫦娥四号不是天体 D.图中天体系统是目前级别最低的
13.嫦娥四号在奔月途中和着陆在月球上工作的过程中,受宇宙环境的影响()
A.高温影响飞行速度 B.极光影响飞行方向
C.昼夜温差大影响设备运转 D.月球夜晚设备无法用电
14.嫦娥四号从发射到进入奔月轨道之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依次穿越地球大气层的平流层、对流层、高层大气
B.在运行途中,不会受到太阳活动的影响
C.在飞行途中,大气的温度先降低后升高
D.在飞行途中依次穿越对流层、臭氧层、电离层
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5.在不同的大气层中,有不同的自然现象。下列叙述与所在大气层对应正确的是()
A.以晴天为主,适合航空飞行——A层
B.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B层
C.“地球生命的保护伞”——C层
D.存在电离层、反射无线电波——C层
16.有关A层说法正确的是()
A.随着海拔的上升温度升高
B.中纬度地区厚度为10—12千米
C.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于航空飞行
D.整个大气圈质量的3/5和几乎全部的水汽、杂质,都集中在这一层
17.A层天气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有()
①该层大气对流上升时,温度降低
②水汽和杂质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③大气辐射弱,近地面降温快
④二氧化碳和水汽绝大部分集中在此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下表是地球低层大气中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气体成分
体积分数/%
质量分数/%
氮(N2)
78.08
75.52
氧(O2)
20.94
23.15
氩(Ar)
0.93
1.28
二氧化碳(CO2)
0.03(变动)
0.05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