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 7威武的盾牌 教案.docx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7威武的盾牌教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7威武的盾牌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为人美版三年级下册美术第7课《威武的盾牌》,通过观察、分析不同种类的盾牌,学习盾牌的设计和制作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之前学习的《美丽的图案》和《有趣的对称》等课程有紧密联系。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运用已掌握的图案设计和对称知识,创作出具有个性化特点的盾牌作品。教材中涉及的盾牌种类、设计方法和制作步骤,均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美术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审美感知、艺术表现、创意实践和文化理解。通过观察和分析盾牌的形态、色彩和装饰,提升学生的审美感知能力;在设计和制作盾牌的过程中,锻炼学生的艺术表现和创意实践能力;同时,通过了解盾牌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意义,增强学生的文化理解素养。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图案设计、对称知识,以及简单的手工制作技能,如剪、贴、画等。
2.学习兴趣:三年级学生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对动手制作活动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学习能力:他们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和模仿能力,能够理解并完成简单的美术创作。学习风格:学生倾向于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喜欢通过动手实践来加深理解。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
-在设计盾牌时,可能难以把握整体布局和色彩搭配。
-在制作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剪裁、粘贴等技巧上的困难。
-在理解盾牌的文化背景和象征意义时,可能需要教师提供更多的引导和解释。
教学方法与策略
本节课将采用讲授与示范相结合的方法,通过展示经典盾牌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其设计元素和文化内涵。设计教学活动包括小组合作设计盾牌草图,以及个人制作盾牌模型,以促进学生参与和互动。在教学媒体使用上,将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盾牌图片,以及视频示范制作过程,增强直观性和实践性。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5分钟)
-展示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盾牌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盾牌的特点和作用。
-提问:你们谁知道盾牌是什么?它有什么作用?(学生回答后,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威武的盾牌》)
2.新课讲授(15分钟)
-讲解盾牌的起源、发展以及在各个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分析盾牌的设计元素,如形状、色彩、图案等,并举例说明如何运用这些元素。
-展示经典盾牌案例,讲解其设计原理和制作方法。
3.实践活动(15分钟)
-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设计主题,讨论并绘制盾牌草图。
-制作盾牌模型:学生根据草图,利用卡纸、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盾牌模型。
-展示作品:每组展示制作的盾牌模型,并简要介绍设计思路。
4.学生小组讨论(5分钟)
-设计创意:每组讨论如何使自己的盾牌更具创意和独特性。
-制作技巧:分享在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文化内涵:探讨盾牌在各自文化中的象征意义,以及如何在设计中体现。
5.总结回顾(5分钟)
-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盾牌设计元素和制作方法,总结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
-强调盾牌在设计中的平衡、对称和创意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盾牌的设计和制作,提升美术素养。
教学资源拓展
拓展资源:
1.盾牌的历史与文化:介绍盾牌在不同历史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如古代战争中的实战盾牌、仪式盾牌,以及现代盾牌的设计和应用。
2.盾牌的设计原理:深入探讨盾牌设计中的对称、比例、色彩搭配等基本原理,以及如何在设计中融入这些元素。
3.盾牌的制作技巧:分享更多制作盾牌的技巧,包括不同材质的选择、制作工具的使用,以及如何提高作品的精细度和耐用性。
4.盾牌的创意设计案例:展示国内外优秀的盾牌设计作品,分析其创意点和设计思路。
5.盾牌在艺术教育中的应用:探讨盾牌制作在美术教育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盾牌制作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
拓展建议:
1.鼓励学生在课后收集不同文化中的盾牌图片,进行对比分析,了解盾牌在各个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和设计特点。
2.提供一些盾牌设计的基础教材或书籍,让学生在课外学习更多关于盾牌设计的基础知识。
3.建议学生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制作盾牌,如木材、金属、纤维等,以探索不同材质对盾牌设计和制作的影响。
4.鼓励学生参加学校或社区的艺术活动,如盾牌制作工作坊,以实践和提升自己的制作技能。
5.引导学生关注盾牌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如舞台表演、装饰艺术等,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6.鼓励学生记录自己的盾牌设计过程,包括灵感来源、设计草图、制作步骤等,以便于反思和总结。
7.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艺术和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