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骨伤科学内伤概论.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颅内血肿-诊断要点 瞳孔变化:一侧(血肿侧)瞳孔散大,对光反射迟钝到消失,最后双侧瞳孔散大 颅内压增高:一般24小时达到高峰 脑疝:小脑膜切迹疝、枕骨大孔疝 脑损伤-脑干损伤 脑干损伤-诊断要点 昏迷:为原发昏迷 去大脑强直:呈角弓反张状,四肢肌张力高,过度伸直,颈项后伸 锥体束征:出现肢体偏瘫,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消失、病理反射阳性。 脑干损伤-诊断要点 瞳孔变化与眼球活动: 中脑损害—出现双瞳孔散大或大小不等,或双瞳变化交替,时大时小,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固定,或分离等。 桥脑损伤—一侧或双侧瞳孔可极度缩小,对光反射消失,双眼同向凝视等。 脑干损伤-诊断要点 呼吸机能紊乱:延髓损伤时出现急发生呼吸机能衰竭,呼吸得天独厚有深快—深慢—不规节—停止。 循环机能紊乱:脉搏速弱或慢而弱、血压低。 合并伤:丘脑下部损伤,体温调节障碍、尿崩症、糖尿病、内分泌机能紊等。 鉴别诊断 脑震荡与脑挫裂伤—后者有神经系统阳性体征,脑的定位体征,生命体征变化,脑脊液为血性 颅内血肿与脑挫裂伤—脑挫裂伤定位症状伤后即出现,而颅内血肿定位症状逐渐出现,进行性加重。昏迷特点不同,颅内血肿有中间清醒期 治疗 颅内血肿如果占位明显危及生命:手术治疗。 非手术指征:意识清楚或仅有嗜睡,血肿量小于30ml,中线结构偏移小于1cm。 ICU监护,头抬高30°,静脉回流,降低颅压 昏迷病人,呼吸道通畅,排痰困难行气管切开 脱水降颅压,行脑脊液引流 止血、降颅压、调节代谢、促进清醒、预防并发症。 胸部内伤。 胸部屏闪伤—负重屏气、暴力撞击致经 络、气血损伤。病因:闪伤、挫伤诊治:气伤、 血伤、 气血两伤、 陈伤 气胸 定义:胸部受伤时,空气由胸壁伤口、肺或支气管破裂口进入胸膜腔者,称为气胸。 气胸分类与特点 闭合性气胸:胸闷气促呼吸音弱 开放性气胸:开放伤口 张力性气胸:呼吸困难进行加重,休克(伤处形成活瓣) 气胸治疗 闭合性气胸,压缩30%以下者,自行吸收 积气多者,在胸前第2—3肋间锁中线处穿刺抽气; 开放性气胸,处理伤口,胸腔闭式引流 张力性气胸可先用粗针在第2—3肋间锁中线处刺入减速压后用胸腔闭式引流 血胸 出血来源:肺损伤、胸壁血管损伤、心脏或胸内大血管损伤。 治疗行闭式引流 少量可自行吸收 大量出血且进行性加重,要考虑开胸探查 腹部损伤 腹部损伤—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 病因:闭合性—钝性暴力 开放性—多尖锐物损伤 贯通伤、盲管伤 诊断:腹壁损伤—症状轻, 无腹膜炎和内出血征象。 腹部损伤 腹腔内脏器官损伤 有腔脏器损伤:表现腹膜炎为主(化学性、细菌性)发热、恶心呕吐、剧烈腹痛;腹压痛、反跳痛“板状腹”; X线示膈下游离气体,腹穿见浑浊液体。 腹部损伤 腹腔内脏器官损伤 实质性脏器损伤:以腹腔内出血休克为主。腹痛、面色苍白、冷汗、头晕、口渴、心悸、神志淡漠、脉速、血压下降;腹压痛反跳痛,腹胀、移坳性浊音、肠鸣音减弱或消失,血红蛋白及红细胞下降,腹穿见不凝血液等。(常见肝脾损伤) 腹部损伤-治疗 腹壁损伤—治疗按软组织损伤处理 腹腔内脏损伤: 急救处理:复合伤处理 一般疗法:腹部伤口处理 手术原则 谢谢 中医骨伤科学 内伤 外在因素:外力性质、特点、大小、方式、时间、速度;直接和间接、一时性和持续性 内在因素:体质、年龄、部位,即使同一的外因引起的内伤也不同 病 因 全身症状:神疲、纳呆不寐,便秘 胸部损伤可见胸胁满闷,喘咳少气 出血量多见烦喝,小便短少等 意识障碍:面色苍白,四肢厥冷, 汗出如油,呼吸低微血压下降等 诊断要点 诊断要点 特殊症状:气血损伤—— 气伤特点: 气滞则疼痛,闷胀 气闭则昏迷不醒,神志 失常 气逆则喘咳,呃逆,呕吐,呕血 气虚则头晕目眩,少气懒言,疲乏,自汗 气脱则晕厥,四肢冰冷,口唇发绀 诊断要点 伤血特点: 血瘀-肿胀青紫,疼痛拒按 血热-心烦躁喝,口干不欲饮水,身热 血虚-面色苍白,头晕,失眠,四肢发麻 亡血-吐血、衄血、便函血、尿血 血脱-面色晄白,肢厥冷汗出如油,神志不清 诊断要点 经络损伤特点: 肾经、膀胱经损伤表现为 腰背、臀部及下肢疼痛, 小便功能障碍 诊断要点 脏腑损伤特点: 因脏腑不同功能,损伤后产生 不同的症状。 如颅脑损伤后:头痛头晕,重 则意识障碍 治 疗 原则:内伤急救以挽救生命为第一。 闭证——静卧、维持体温等,保持呼吸道通畅, 用开窍通关药物,针灸等。 脱证——除闭证处理外,以止痛、止血,中药固 脱,补充血容量,控制和预防感染,防 治衰竭等。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