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葡萄沟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docx
11葡萄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1葡萄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教材分析
《11葡萄沟》选自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讲述了葡萄沟的美景和葡萄的香甜。本节课通过生动的语言描绘,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相连,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
核心素养目标分析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文化自信、审美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通过学习《葡萄沟》,学生能够欣赏自然风光,增强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同时,通过模仿和创作,提升语言表达和审美鉴赏能力,为终身学习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关键时期,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想象力丰富,但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容易受到外界干扰。在知识层面,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识字量和词汇量,能够进行简单的阅读和表达。在能力方面,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逐渐增强,但写作能力尚在培养阶段,对细节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有待提高。在素质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精神和审美情趣有待进一步培养。
本节课《葡萄沟》以生动的文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画卷,与学生的好奇心和审美需求相契合。然而,由于二年级学生的生活经验有限,对葡萄沟的了解可能较为陌生,这可能会影响他们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情感共鸣。此外,学生的注意力分散问题也可能影响课堂效果。因此,教学设计需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特点,通过多种教学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同时通过互动和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资源
1.软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粉笔。
2.课程平台:班级学习平台或教学管理系统。
3.信息化资源:葡萄沟相关图片、视频资料、课文朗读音频。
4.教学手段:实物展示(葡萄、葡萄干等)、情景模拟、小组讨论、角色扮演。
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1.利用多媒体展示葡萄沟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葡萄、民居等元素,激发学生对葡萄沟的兴趣。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葡萄沟吗?你们见过葡萄吗?葡萄是什么样的?”引导学生分享对葡萄的认识,为新课学习做铺垫。
3.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葡萄沟的文章,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个美丽的地方。”
二、新课讲授(用时15分钟)
1.教师朗读课文,引导学生跟读,帮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
2.分析课文中的生字词,讲解生字词的含义和书写方法。
3.讲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表达方式。
三、实践活动(用时15分钟)
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
2.教师带领学生模拟葡萄沟的生活场景,如摘葡萄、品尝葡萄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用画笔描绘自己心中的葡萄沟,展示作品并分享创作思路。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问题一:葡萄沟的葡萄有哪些特点?请举例说明。
举例回答:葡萄沟的葡萄品种繁多,有紫色的、绿色的,还有味道酸甜可口的。
2.问题二: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让你感受到了葡萄沟的美丽?
举例回答:课文中有“满山遍野的葡萄,就像一片绿色的海洋”这句话,让人感受到了葡萄沟的美丽景色。
3.问题三:如果你来到葡萄沟,你会做什么?
举例回答:我会和朋友们一起去葡萄园摘葡萄,品尝葡萄的美味,还可以欣赏葡萄沟的自然风光。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课文内容,强调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
2.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3.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葡萄沟的美丽风光,感受到了家乡的韵味。希望大家在生活中多关注身边的美好,用自己的方式去表达对家乡的热爱。”
本节课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语言文字运用能力,难点在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修辞手法。通过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实践活动、小组讨论和总结回顾等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达到教学目标。
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图片资源:收集不同品种葡萄的图片,包括成熟和未成熟的葡萄,以及葡萄种植的图片,让学生了解葡萄的生长环境和品种多样性。
-视频资源:寻找关于葡萄沟的纪录片或旅游介绍视频,让学生通过视觉和听觉感受葡萄沟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
-文字资源:搜集关于葡萄种植、采摘和加工的科普文章,介绍葡萄的营养价值、种植技术以及葡萄在文化中的地位。
2.拓展建议:
-图片展示:在课堂上展示葡萄的不同生长阶段的图片,让学生观察葡萄从开花到成熟的整个过程,增强对植物生长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