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班集体真温暖》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docx

发布:2025-04-08约5.12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班集体真温暖》教学设计北师大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2024年二年级品生下册《班集体真温暖》教学设计

2.教学年级和班级:二年级(2)班

3.授课时间:星期三第2节课

4.教学时数:1课时

??课堂氛围:阳光明媚的教室里,同学们围坐在一起,期待着这节充满温暖和感动的品生课。??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体会到班集体的温暖,培养他们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学重点:1.了解班集体的意义;2.学会珍惜集体,关心他人。

??教学难点:如何将班级温暖融入日常生活,形成良好的集体氛围。??

??教学过程:

1.**导入**:用一段温馨的班级回忆视频,唤起学生对班集体的美好回忆。(5分钟)

2.**新授**:

-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班级里的温暖故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班集体的意义,总结出班集体是我们共同的家,是我们成长的摇篮。(10分钟)

3.**巩固**:

-设计“班级温暖接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集体的力量,学会珍惜和关心他人。(15分钟)

4.**小结**:让学生谈谈这节课的收获,引导他们把班集体的温暖带到生活中去。(5分钟)

5.**作业布置**:请同学们回家后,为班集体做一件好事,下节课分享。(1分钟)

??课堂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希望同学们能够珍惜我们共同的家园——班级,让我们的班级充满更多的温暖和快乐!??

核心素养目标

1.社会责任感:认识到自己在班集体中的角色,学会为集体贡献力量。

2.情感共鸣能力:通过分享和倾听,增强对他人情感的理解和共鸣。

3.团队合作精神:在集体活动中,学会协作、互助,共同完成任务。

4.沟通表达能力:通过讨论和分享,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倾听技巧。

5.自我反思能力:在班级活动中,反思自己的行为,努力成为班级的正能量。

学情分析

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认知能力逐渐增强,但仍然需要教师的引导和鼓励。在知识层面上,学生对班级、集体等概念已有初步的认识,但对其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有待提高。

在行为习惯上,二年级学生活泼好动,课堂纪律相对松散,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班级管理来维持秩序。他们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但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还有一定的困难。

针对《班集体真温暖》这一课程,以下是对学情的具体分析:

1.学生层次:班级内学生个体差异较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表达自己的观点,而部分学生则较为内向,参与度不高。

2.知识方面:学生对班集体的概念有一定的了解,但对其温暖、团结等内涵的理解还不够深入。

3.能力方面:学生的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特别是在集体活动中,如何与他人协作,共同完成任务,是他们需要重点培养的能力。

4.素质方面:二年级学生正处于培养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关键时期,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有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班级氛围,增强团队协作精神。

5.行为习惯: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教师引导,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此外,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行为规范也需要教师关注和引导。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生动的语言和实例,向学生讲解班集体的概念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班级中的温暖故事,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选取班级生活中的真实案例,引导学生分析班集体温暖的具体体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辅助教学:利用PPT展示班级活动的照片和视频,直观地展现班集体的温暖。

2.教学软件互动:运用互动教学软件,设计趣味性的游戏和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兴趣。

3.现场教学:组织学生参观学校或其他班级,亲身体验班集体的温暖,增强教学效果。

教学实施过程

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我会在课前通过班级微信群发布《班集体真温暖》的预习资料,包括PPT和视频,让学生了解集体的重要性。

设计预习问题:我会设计如“你经历过班级的哪些温暖瞬间?”等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集体的意义。

监控预习进度:我会通过微信互动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学生根据预习任务,阅读资料,初步了解集体概念。

思考预习问题:学生针对预习问题进行思考,写下自己的感受和疑问。

提交预习成果:学生将预习成果以笔记或小作文的形式提交。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通过预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微信群实现资源共享和互动。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提前接触课程内容,激发学习兴趣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