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1我们爱整洁 第2课时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docx

发布:2025-04-11约4.7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1我们爱整洁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我们爱整洁第2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道德与法治一年级下册统编版

设计意图

本节课旨在通过“我们爱整洁”这一主题,引导学生认识到保持环境整洁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通过实际操作和游戏活动,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管理能力。

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环保意识,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通过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促进学生在道德与法治教育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规范。

学情分析

一年级下册的学生正处于初步形成生活自理能力的阶段,他们对环境整洁的重要性有一定的认识,但自我管理能力和习惯尚在培养之中。学生的知识储备有限,对环境卫生的法律法规和环保知识了解不多。在能力方面,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强,但协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待提高。行为习惯方面,部分学生存在随意丢弃垃圾、不爱整理物品等问题。这些情况对课程学习产生了以下影响:首先,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来增强学生对整洁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其次,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集体责任感;最后,通过合作学习,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道德与法治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教学资源

-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音响设备、互动白板

-课程平台:班级微信群、学校在线教学平台

-信息化资源:环保教育视频、图片素材、互动学习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垃圾桶、清洁工具)、图片卡片、故事书

教学流程

1.导入新课

详细内容:教师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大家喜欢干净整洁的环境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是的,整洁的环境让我们感到舒适,也反映了我们的文明素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爱整洁’这一课,看看如何保持我们的环境整洁。”(用时2分钟)

2.新课讲授

(1)了解整洁的重要性

教师展示一系列图片,包括干净整洁的教室、公园和街道,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觉?为什么?”通过学生的回答,总结整洁环境的重要性,如: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体健康、体现文明素养等。(用时5分钟)

(2)学习个人卫生习惯

教师讲解个人卫生习惯的重要性,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衣物整洁等。通过互动问答,让学生说出自己平时保持个人卫生的好习惯,并举例说明。(用时5分钟)

(3)了解公共卫生知识

教师介绍公共卫生知识,如: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这些行为对环境的影响,并讨论如何做到文明行为。(用时5分钟)

3.实践活动

(1)整理教室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教室整理活动,要求学生按照垃圾分类、物品归位的原则,将教室内的物品整理干净。活动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行为。(用时10分钟)

(2)清洁工具使用

教师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清洁工具,如:扫帚、拖把等。学生分组练习,教师逐一指导,确保学生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用时10分钟)

(3)环保知识宣传

学生分组,每组设计一份环保知识宣传海报,内容包括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将海报制作得更加生动有趣。(用时10分钟)

4.学生小组讨论

(1)讨论如何保持个人卫生

举例回答:①每天早晚刷牙,保持口腔卫生;②勤洗手,预防疾病;③定期剪指甲,保持手部整洁。

(2)讨论如何维护公共卫生

举例回答:①不乱扔垃圾,保持公共场所整洁;②垃圾分类投放,减少环境污染;③不随地吐痰,保持空气清新。

(3)讨论如何参与环保活动

举例回答:①参加学校组织的环保知识竞赛;②参加社区环保志愿活动;③在家庭中推广环保理念,影响家人改变不良习惯。

5.总结回顾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今天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如何保持环境整洁?”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整洁的环境对我们的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持个人卫生和公共卫生。希望大家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共同维护我们的美好家园。”(用时2分钟)

总计用时:25分钟

学生学习效果

学生学习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环保意识增强

2.个人卫生习惯改善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了正确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勤剪指甲、保持衣物整洁等。这些习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质量,预防疾病传播。

3.公共卫生知识掌握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了公共卫生知识,如垃圾分类、不乱扔垃圾、不随地吐痰等。这些知识有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提高公共场所的卫生水平。

4.动手能力提升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通过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