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4年新教材高中生物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质量评估含解析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docx

发布:2025-04-08约7.72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PAGE11

第1章质量评估

(时间:75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全部属于体液的是 ()

①胆汁②胰液③血浆④淋巴液⑤原尿⑥细胞质基质⑦组织液⑧泪液⑨细胞液⑩胃液

A.③④⑥⑦ B.③④⑤⑦⑨⑩

C.②④⑤⑦⑨ D.①②③④⑤⑦

解析:①胆汁、②胰液、⑩胃液属于消化液,不属于体液;⑤原尿、⑧泪液与外界环境相通,不属于体液;⑨细胞液是植物细胞中液泡内的液体,不属于体液;③血浆、④淋巴液、⑦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属于体液;⑥细胞质基质属于细胞内液,属于体液。

答案:A

2.正常状况下,人体内环境各组成部分之间物质的主要移动方向不包括 ()

A.血浆→组织液 B.组织液→血浆

C.淋巴液→组织液 D.淋巴液→血浆

解析:淋巴液不能回渗回组织液。

答案:C

3.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环境就是细胞内液

B.细胞参加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只与无机盐离子的含量有关

D.胰岛素、纤维素、维生素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解析:内环境就是细胞外液,A项错误;细胞产生的代谢产物可参加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B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有关,C项错误;胰岛素、维生素都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纤维素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D项错误。

答案:B

4.下图是某同学构建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图中方框内应当是()

A.内环境 B.大脑

C.脊髓 D.肌肉

解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故图中方框内应填内环境。

答案:A

5.肺泡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参加有氧呼吸,在此过程中通过的生物膜共有 ()

A.6层 B.8层

C.9层 D.11层

解析:肺泡中的O2首先穿过肺泡壁(2层膜)进入组织液,再由组织液扩散到毛细血管内,穿过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红细胞(1层膜)与血红蛋白结合,又与之分别出红细胞(1层膜),再穿出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膜)进入组织细胞(1层膜)中的线粒体(2层膜)内,参加有氧呼吸。所以在此过程中共通过11层生物膜。

答案:D

6.下列关于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稳态的主要调整机制是神经—体液—免疫调整网络

B.正常状况下内环境的各项理化指标都在肯定范围内波动

C.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就不会生病

D.体内多对缓冲对对维持体液pH相对稳定具有重要作用

解析:当血液的成分稳定时,人不会因稳态失调患病,但有可能患遗传病等。

答案:C

7.猛烈运动后,大量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会 ()

A.大于7.45 B.小于7.35

C.维持在7.35~7.45 D.稳定在3~4

解析:人体猛烈运动时部分组织细胞会产生乳酸,乳酸进入血浆后与血浆内的缓冲物质反应,从而使血浆pH维持在7.35~7.45。

答案:C

8.下列不属于影响稳态因素的是 ()

A.温度 B.酶

C.pH D.渗透压

解析:相宜的温度、pH可以保证酶活性,维持细胞正常的新陈代谢;渗透压可以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和功能。所以,温度、pH和渗透压均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酶不属于影响内环境稳态的因素。

答案:B

9.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毛细淋巴管内后,常造成人体下肢肿胀,这是由于 ()

A.细胞将不能接受氨基酸 B.组织间隙积聚液体

C.不能消化脂肪 D.组织内葡萄糖浓度上升

解析:由血浆、组织液、淋巴液之间的关系可知,组织液可以穿过毛细淋巴管壁进入淋巴管内参加淋巴液的形成,淋巴液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浆。班氏丝虫寄生在人体毛细淋巴管内后,淋巴循环受阻,淋巴液不能顺当进入血浆内,毛细淋巴管内的淋巴液增加,组织液进入毛细淋巴管的过程受阻,从而造成组织液的积累,使人体下肢出现肿胀现象。

答案:B

10.当人在轻度缺氧环境中生活一段时间后,一般不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