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公转的意义 同步练习题 鲁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须1.docx
鲁教版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
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意义
1.2地球公转的意义
题组一:地球公转及其特征
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下图示意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当日地距平比达到最小值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中()
A.①处 B.②处 C.③处 D.④处
2.日地距平比由最小值向最大值变化期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公转速度变慢 B.地球的自转速度变慢
C.地球的自转速度变快 D.地球的公转速度变快
3.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近日点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哈尔滨可能正在举办冰灯节 B.北京秋高气爽
C.青岛海滨浴场挤满游泳的人们 D.我国北方桃园繁花似锦
题组二:黄赤交角及其影响
读黄赤交角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4.关于黄赤交角的叙述正确的是()
A.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南北两极产生极光
B.黄赤交角的大小在不同年份变化很大
C.黄赤交角的度数与南北回归线的度数一致
D.目前黄赤交角的度数是66°34′
5.假如黄赤交角变为20°,那么()
A.出现极昼极夜的范围将增大
B.太阳直射的范围将缩小
C.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周期将缩短
D.地球上温带范围将缩小
读下面四幅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6.上图中,能正确表示黄赤交角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7.若黄赤交角由现状变为23°31′,下列现象中不会出现的是()
A.北极圈的度数变为66°29′
B.地球上太阳光直射的范围增大
C.地球上出现极昼极夜的天数增加,范围增大
D.地球上温带范围减小
题组三: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
李华在上班途中发现,某月每天6:10(北京时间)经过同一路段时,太阳均位于前方,且该月太阳高度逐日降低。下图示意李华从家到公司的上班路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该月最有可能是()
A.8月 B.4月 C.6月 D.2月
9.李华6:10经过的路段最有可能是()
A.甲 B.乙 C.丙 D.丁
阿布拉辛拜勒神庙建于公元前1300—前1233年。图1为该神庙遗址区位图,图2为神庙里的四座神像。每年的2月21日,旭日的阳光就从神庙正面的入口射进神庙内部,前后持续大约20分钟,照亮三座神像(②最先被阳光照亮)后消失。完成下面小题。
10.旭日阳光再一次照亮神像的日期,最有可能是()
A.11月21日 B.1月21日 C.8月22日 D.10月22日
11.四座神像()
A.阳光从东南方向照亮①神像 B.阳光从东南方向照亮②神像
C.阳光从东北方向照亮③神像 D.阳光从东北方向照亮④神像
题组四:二分二至日图的判读
12.下列四幅表示地球绕日公转的示意图,最有可能表示地球处于夏至日节气的是()
A. B.
C. D.
13.夏至日(6.22日前后)这一天,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
A.太原 B.哈尔滨 C.北京 D.广东
题组五:光照图的判读
14.在下面四幅光照图中,①、②、③、④四点中正处于黄昏的是()
A. B.
C. D.
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弧AB是昏线 B.弧BC是昏线 C.弧ABC是昏线 D.弧ABC是晨线
16.此时全球与D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题组六:昼夜长短的变化
下表中所列的是6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长。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地点
甲
乙
丙
丁
昼长
6小时30分钟
11小时22分钟
12小时38分钟
15小时30分钟
17.表中纬度相同的两点是()
A.甲、乙 B.丙、丁 C.乙、丙 D.甲、丁
18.表中四地由南向北排列,正确的是()
A.丁、丙、乙、甲 B.乙、丙、丁、甲
C.丙、丁、甲、乙 D.甲、乙、丙、丁
下表为浙江某校的作息时间表(部分),表中时间均为北京时间。完成下面小题。
时间
项目
5月初-10月底(夏秋)
11月初-4月底(冬春)
第一节
8:30-9:10
8:40-9:20
课间操
9:10-9:40
9:20-9:50
第二节
9:40-10:20
9:50-10:30
第三节
10:30-11:10
10:40-11:20
19.夏秋和冬春作息时间存在差异,根本原因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B.昼夜长短的变化
C.四季的更替 D.黄赤交角的存在
20.浙江省各学校进入秋冬作息时间调整阶段,浙江的昼长变化为()
A.变长 B.变短
C.先变长后变短 D.先变短后变长
题组七: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鹰潭某中学(116°E)地理兴趣小组本学期在校内开展了主题为太阳视运动和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