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2课时 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docx

发布:2025-04-08约4.03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2课时解决问题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1课时

教师:

单位:

一、教学内容分析

1.本节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本节课为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第2课时解决问题”,主要内容包括解决问题的基础知识、解题步骤和常见题型。

2.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本节课与学生在二年级已学习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和几何图形等知识密切相关,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中。

二、核心素养目标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提高数学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和空间想象能力;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使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感受数学的价值;提升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的相关知识:三年级学生已具备基础的加减法、乘除法运算能力,对简单的几何图形有一定的认识,能够识别和描述基本的形状特征。他们能够阅读简单的数学题目,并尝试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三年级学生对数学学习充满好奇心,对解决问题有较强的求知欲。他们的学习能力强,能够通过观察、操作和思考来理解新知识。学习风格上,有的学生偏好直观操作,有的则更倾向于抽象思维。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部分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遇到困难,如理解题目中的文字描述,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学问题,以及选择合适的数学方法进行解答。此外,学生在面对复杂问题时,可能会感到困惑,难以找到解题的切入点。此外,对于一些空间想象能力较弱的学生,理解和运用几何图形知识可能会成为一个挑战。因此,教学中需要注重引导和帮助学生逐步克服这些困难。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电子白板、电脑、投影仪、打印机

-课程平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在线学习平台

-信息化资源:数学问题解决案例库、动画演示课件、互动练习软件

-教学手段:实物教具(如几何图形模型)、多媒体课件、小组合作学习卡片、练习册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角色:以亲切的语气和学生打招呼,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

2.学生角色:积极参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老师: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解决问题”这一课。你们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学生:我家里水管漏水了,需要修理。

学生:我在公园里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老师:很好,看来大家都有过解决问题的经历。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如何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二、新课导入

1.老师角色:展示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角色:认真观察,积极思考。

老师:请大家看大屏幕,这里有一个购物问题。小明要买一本书和一支笔,书的价格是20元,笔的价格是8元,他手上有30元,他能买这两样东西吗?

学生:老师,我看看,20+8=28,他手上有30元,所以能买。

老师:很好,小明通过计算,得出了正确的答案。那么,我们再来试试其他问题。

三、新课讲解

1.老师角色:详细讲解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

2.学生角色: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老师:解决问题通常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理解题意:仔细阅读题目,明确问题的要求和已知条件。

(2)分析问题:找出问题中的关键信息,确定解题思路。

(3)列式计算:根据解题思路,列出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4)解答验证:计算出答案后,检查计算过程和结果是否正确。

例1:小华有15个苹果,他每天吃掉2个,几天后他吃完所有的苹果?

学生:老师,我明白了。首先,我们要理解题意,已知小华有15个苹果,每天吃掉2个。那么,我们需要计算15个苹果里面有几个2个。我们可以用15除以2来计算。

老师:很好,小华每天吃掉2个苹果,我们需要计算15个苹果里面有几个2个。请大家跟我一起计算:15÷2=?

学生:7余1。

老师:所以,小华需要7天才能吃完所有的苹果。

四、课堂练习

1.老师角色:布置练习题,指导学生解答。

2.学生角色:独立完成练习题,展示解题过程。

老师:下面我们来做一些练习题。

(1)小刚有18个球,他每天玩掉3个,几天后他玩完所有的球?

(2)小芳有25个巧克力,她每天吃掉5个,几天后她吃完所有的巧克力?

学生:我完成了练习题,第一题答案是6天,第二题答案是5天。

老师:很好,大家都能正确解答这些练习题。接下来,我们再做一些应用题。

五、拓展延伸

1.老师角色:引导学生思考,提出新的问题。

2.学生角色:积极参与,提出自己的观点。

老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学习了如何通过数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那么,在日常生活中,除了购物问题,还有哪些问题可以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呢?

学生:我可以计算家庭用电量,以便节约用电。

学生:我可以计算旅行所需时间,以便合理安排行程。

老师: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