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初中地理-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pdf

发布:2025-04-09约1.19万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地图的阅读》教学设计

一、单元背景

“地图的阅读”内容分为两部分-“阅读地图的基本要素”和“择适用的地图”,两

者之间联系密切。”地图的三要素”中比例尺和方向问题是教学难点,需要通过方法指导和

练习提高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择适用的地图”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即可。

从地理教材整体结构上看,本节课既是学习地球相关知识的延伸,又为以后学习世界地理和

中国地理知识奠定基础,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设计说明

1、双课堂教学实现学生学习时空的延伸,立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终身发展素质。

双课堂学习意为开放课堂学习和实体课堂学习。网络虚拟课堂信息量更大,知识交流更加开

放,实体课堂学习更注重对难点问题的突破和课堂的升华。

2、学生学习的兴趣被调动起来,视野得到开拓,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高,真正

成为学习的主人,同时,通过开放活动和当堂活动使每个孩子往尽可能大的程度发展。如:

通过视频制作体验生活中的地理;学生使用Insp71nti制作概念地图,既是加强了对基础知

识的深化理解,更构建了知识体系;通过课堂展示活动,增强了学习的成就感;通过云平台

的论坛交流,达到知识共享和研究;通过使用电子地图开阔了视野。

三、学习目标

遵循地理新课标理念1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构建开放的地

理课程),本节教学设计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取来自学生的生活索材,通过各种形式的练

习来实现以下三方面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学习并梳理地图的基础知识,包括地图的三要素和择合适的地图:掌握阅读地图,并

从地图上获取地理信息的基本技能:可以用信息技术手段制作简易地图的技能。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活动设计帮助学生初步建立起地图的空间概念,使学生认识不同种类地图,并学会

择合适的地图;通过使用软件制作概念地图,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

会使用信息技术手段开放交流学习的想法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用来自同学的生活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地图的亲切感,从而在今后的学习生活

主动用图,培养学生用地理思维观察思考问题的素养,更是今后建设祖国应具备的文化素

质之一。

四、教学环境与准备

教学环境要求:计算机教室或者学生人手一台电脑。

教师课前准备工作:提前发布网络学案及论坛话题、制作课堂检测用题、制作难点微课。

学生课前准备工作:登陆云平台,提前预习并进行主题讨论,部分同学制作概念地图。

五、教学过程

学习活动一:激趣导入

活动方式学生通过班级论坛交流讨论,讨论主题“把你在生活的用图经历或者困惑

记录下来,分享一下。”

学生活动学生自录视频,分享“五一出游的用图经历”。

教师活动播放数字故事《关于图》,展示各行各业用图经历。

教学评价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体验,更清楚的认识到地图的重要性和自己需重点掌握

及技术应用的用图技能,提前进入学习状态,明确学习目标。我们每个人最终是要走上工作

岗位的,通过本数字故事,对学生形成情感教育,并意识到地图对我们的重要性。

学习活动二:基础闯关

活动方式网络课堂:通过知好乐云平台(以下筒称云平台),发布网络学案,学生提

前预习。

现实课堂: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闯关比赛,制定闯关规则和加分机制<

学生活动1、提前对闯关内容进行学习,小组内“一帮一”。

2、课堂闯关比赛:以组为单位进行闯关比赛,答对同学自由提问其他组的同

学,形成提问接龙。

教师活动1、课前发布预习学案。

2、课堂组织组间的闯关比赛。

3、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

教学评价利用云平台的知识共享性,学生提前准备基础闯关知识,课堂才能达到高效。

及技术应用因为学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