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研教案.pdf

发布:2025-04-12约1.3万字共2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21《古诗词三首》教

研教案

21古诗词三首

知识与能力

1.能朗读并背诵古诗,默写《枫桥夜泊》;想象诗句描

绘的面,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2会认榆“、畔、更、聒”4个字,培养自主识字的能

力。

3.会写“孙、泊、愁、寺、榆、畔”6个字,能按笔顺

规则认真写字,培养良好写字习惯。

破重难点

重点: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

诵古诗,默写《枫桥夜泊》,感受诗歌描写的面;培

养自主识字、写字的能力,能按笔顺规则认真写字,

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突破方法

通过同桌合作、自主拼读和朗读指导,引导学生

用学过的方法自主识字;利用课件创设情景,让学生

结合课件感受诗歌表达的情感;示范指导学生按笔顺

规则,规范书写生字。

1

难点: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古诗描绘的面,体会

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突破方法

让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课文、背

诵课文,在理解古诗的大意之后,通过读一读、想一

想等方式把学生引入诗人所描绘的情境,使学生产生

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促进其理解课文所表达的思想

感情。

教法与学法推荐

教法:教师要安排学生提前预习,了解相关历史

背景;利用多媒体,通过播放课件来创设情境,帮助

学生理解和感悟;引导学生品读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充分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感悟诗歌情感。

学法:学生学习时,要反复诵读诗词,在把握诗

歌大意的基础上,想象诗歌描写的情景,从而体会诗

人借助景物所表达的情感。

师生齐准备

2

教师

1.三首古诗的朗诵音频;与古诗内容相关的图片、资

料;生字卡片。

2.王维、张继、纳兰性德简介

学生

1.与同桌合作预习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诗歌,对照

注释初步了解诗意,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记号。

2.搜集王维、张继、纳兰性德的相关资料。

课时巧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会写“孙”字,能按笔顺规则认真写字,培养良好

的写字习惯。

2.能借助注释,独立学习,理解诗句的意思。

3.能在反复诵读与想象中感受诗句描写的秋雨初晴后

傍晚时分山村的旖旎风光和山居村民的淳朴风尚,体

会诗人寄情山水田园并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心

情。

教学过程

3

秋暝”,“山居”即其隐居的房子,点明了地点;“秋”

点明了季节;“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点明了具

体时间。整首诗所写的景物即秋天傍晚在山居所见的

景物。

【设计意】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复习回顾王维的诗引

出本课学习内容,通过解析题目的意思,引导学生去

关注书后注释,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的学习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思

考。

二、初读感知

1.教师范读课文,提醒学生认真听:注意字音和停顿。

2.学生自学。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多读几遍,争取把

句子读通顺。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弄清不懂的词语,

画出不理解的字词,和同位合作互读,互相纠正。

(2)同位合作,互相练习朗诵,想象诗歌描写的画面。

3.检查自学情况。

(1)教师课件出示生字卡片,学生同桌合作自主拼读。

(2)指名读,齐读(音节拼读两遍,字读三遍)。(3)

5

教师指导强调。

注意:“暝”是后鼻音,是日字旁,不是目字旁;“浣”

读作hu良n,不能读成wAn;孙字的左边是子

不能写成“子,

(4)交流不理解的词语的意思。

暝:日落时分,天色将晚。

空山:空旷、空寂的山野。

新:刚刚。

竹喧:竹林中笑语喧哗。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