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国建筑企业推行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改革的回顾与基本经验及跨世纪的发展趋势.ppt

发布:2025-04-12约2.06千字共3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起源于学习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进行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管理体制改革。1984年国家计委提出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实行招标承包制,1986年又提出全面推行“项目法施工”。特别是1996年以来,建设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推进和指导实施工程项目管理的文件和规定,并开始着手项目管理国家标准的制定。2002年形成了中国第一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规范》颁布以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对统一项目管理认识;规范、约束项目管理行为和基本做法;理顺各层之间关系,促进我国施工项目管理科学化、制度化发展;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二、《规范》编制和修订的六大原则;;;;;;四、原《规范》的缺陷;1.原《规范》存在的缺陷与不适应

(1)原《规范》只规范了施工项目管理做法,与《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的名称含义不一致

(2)原《规范》对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行为规范不够全面

(3)原《规范》对项目管理的国际化要求不明确

(4)原《规范》条文中没有明确提出,项目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和科学发展观,走我国自主创新道路的思想

;2.新《规范》的定位和几种通用模式介绍;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设想;决策阶段;

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式

(1)项目管理服务(PM)

进行可行性研究、项目策划、招标代理、设计管理、采购管理、

施工管理和试运行等服务,代表业主管理,承担管理责任

(2)项目管理承包(PMC)

除PM外还可负责完成工程初步设计。承担管理风险和经济责任

;工程总承包的基本概念和主要方式

1.设计采购施工(EPC)/交钥匙总承包

2.设计—施工总承包(D—B)

根据工程项目的不同规模、类型和精度要求,工程总承包还

可采用设计—采购总承包(E—P)、

采购—施工总承包(P—C)等方式;施工为主体的项目管理;

3.新《规范》主要特点

“规范”修订的突出亮点在于抓住一个灵魂与重心,实现了五个创新:

即有机的把业主项目管理与承包商的项目管理体系相结合,统一于项目管理的全过程行为并加以约束与规范,较好地实现了行为主体、规范内容、管理方式、岗位执业以及理论研究的创新,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以下八个方面的特点

(1)基本做法与行为的规范性

新《规范》正是从这样的发展趋势着眼,突出了进行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方法,重在规范项目管理行为,而不是企业的运作模式

(2)知识体系与管理内容的全面性

新《规范》从国际上两大项目管理知识体系(美国的PMP与欧洲的IPMP)九大内容以及我国工程项目管理理论研究创新成果上对规范工程项目管理做出了较为科学的规定;

(3)管理范围适用的广泛性

不论任何单位和组织进行与建设工程项目有关的管理活动,就可以按照新《规范》去执行

(4)与国际通用做法的一致性

体现了当前国际项目管理发展的四大特点,即管理集成化、行业多元化、学科专业化以及实践量化管理等特点

(5)行业发展的支持性

为工程总承包企业和项目管理公司提供了理论研究、方法应用、组织实施与运行过程的全面支持;;;1.重视“范围管理”,加强程序化与制度化管理

没有范围管理就无法项目目标的实现

2.强调管理计划工作与项目管理规划

大中型项目应单独编制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承包人的项目管理实施规划可以用施工组织设计或质量计划代替,但应能够满足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的要求

3.新增“项目管理组织”一章,对管理组织进行了科学界定

实施或参与项目管理工作,且有明确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人员和设施的集合。包括发包人、承包人、分包人和其他有关单位为完成项目管理目标而建立的管理组织;4.强化了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保护一体化管理

《规范》要求相关项目管理组织都要建立环境资源保护与管理体系以实现在项目管理过程中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资源保护一体化管理和知识共享

5.促进了建筑业生产方式的深层次变革和经营管理水平的提高

“规定采购管理对象是多元的”。《规范》指出,项目采购管理是“对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资源供应、咨询服务等的采购进行的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等活动

6.重视加强资源管理,强调人力资源的作用

改进和充实了资源管理理念,完善了项目管理功能;7.突出和加强建设项目中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与评价、风险对策及规划决策等都是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特别在建筑市场激烈竞争的形势下,加强项目风险管理是项目成功的关键

8.充分发挥沟通管理与网络信息的作用

创造性提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